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付文杰,万亚珍,张文辉,梅丹丹,薛亚男(郑州大学化工学院).γ-聚谷氨酸磷肥增效剂对石灰性土壤有效磷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1,第2期
  • 孙瑶1,马金昭2,傅国海3,张培苹1,马荣辉4,孙景宽2,董凯凯2(烟台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滨州学院山东省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山东省土壤肥料总站).土壤调理剂和生草互作对果园酸化土壤化学性质及产量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1,第2期
  • 张君1,2,蔡德宝1,杨树琼1,陈秀文1,陈吉宝1,2(河南省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水安全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南阳师范学院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丹江口库区不同坡度对土壤肥力特征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1,第2期
  • 王伟楠,兰智勇,喻文丽,孙庆培,李佩琪,樊永红(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盐穗木根际产ACC脱氨酶耐盐菌株的筛选及鉴定[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1,第2期
  • 赵慧1,2,李新国1,2,牛芳鹏1,2,靳万贵1,2,麦麦提吐尔逊·艾则孜1,2(新疆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新疆干旱区湖泊环境与资源实验室).博斯腾湖湖滨绿洲土壤电导率高光谱估算模型[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1,第2期
  • 陕红1,孙宝利1,汪洪2(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国家化肥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肥料中稀土元素[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1,第2期
  • 黄均明1,陈嘉铭2,伍家成2,韩岩松1,保万魁1,王旭1,刘红芳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广东地球土壤研究院).离子色谱法与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肥料和土壤调理剂中水溶性氟含量的比较研究[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1,第2期
  • 刘新红,宋修超,马艳,罗佳,郭德杰(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农村部长江下游平原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不同类型氮肥对番茄穴盘基质育苗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1,第2期
  • 梁运献1,余焘1,阮坤良1,吕文婷1,黄周勇1,梁雄2,陈燕丽2(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壤肥料测试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壤肥料工作站).广西常用无机肥料中5种有害元素含量调查分析[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1,第2期
  • 汪勇1,商庆银1,杨秀霞2(江西农业大学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配施硝化抑制剂对蜜橘和脐橙产量与品质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1,第2期
  • 郝曦煜1,肖焕玉1,王英杰1,马信飞1,刘婷婷1,梁杰2(吉林省白城市农业科学院;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优化芸豆产量及产量形成的氮磷钾肥料模型研究[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1,第2期
  • 曹升1,2,陈会鲜1,3,严华兵1,尚小红1,曾文丹1,陆柳英1,肖亮1(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广西作物遗传改良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增施生物有机肥对食用木薯吸收利用土壤中硒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1,第2期
  • 杨婷婷,金鑫,王禹童,韩忠钰,杨劲明,邓燕,孟磊(海南大学热带作物学院).不同施肥处理下菠萝生长及经济效益分析[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1,第2期
  • 安军妹,范晓芳,侯振安,闵伟,冶军,索常凯,安映荷,王宗伟(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施硒及不同形态磷肥对小麦硒吸收和磷肥利用率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1,第2期
  • 谢建1,2,刘鑫1,杨阳2,任艳2,何丹2,姜鸿瑞2,叶亚峰2,陶亮之2,金青1,吴跃进2,张从合3,刘斌美2(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水稻脆性秸秆降解特性及其对土壤团聚体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1,第2期
  • 周大颖1,程化鹏1,张慧1,黄富林2,邓帆1,钟宏波1(贵州省产品质量检验检测院;中化化肥有限公司).气相色谱-质谱法同时测定资源化利用畜禽粪污中16种多环芳烃[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1,第2期
  • 张丽萍,王久荣,许丽卫,袁红朝,贺珍,陈闻,耿梅梅(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重点实验室).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土壤全钾不确定度的评定与表示[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1,第2期
  • 赵起越,夏夜,沈秀娥(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土壤中微塑料的污染防治综述[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1,第2期
  • 褚屿,骆洪义,林举梅,左世福,张喜琦,陈堂鑫,徐震,王志远(山东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番茄对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的吸收规律研究[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1,第1期
  • 李晓亮1,余小兰2,3,戚志强1,杜公福1,杨衍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海南省热带生态循环农业重点实验室).海南有机肥替代氮肥对辣椒生长和品质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1,第1期
  • 陆国弟,杨扶德,陈红刚,杜弢(甘肃中医药大学).沼液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1,第1期
  • 高添1,王琰1,孙凯1,姜慧慧1,齐瑞玲1,任秀娟1,王菲1,刘星1,袁敬平2,张影1,申长卫1(河南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河南科技学院园艺园林学院).生物有机肥用量对地黄生长和土壤养分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1,第1期
  • 王蕾,王艳玲,李欢,石嘉琦,周亦靖(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长期施肥下红壤旱地磷素有效性影响因子的冗余分析[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1,第1期
  • 肖作义1,马飞1,2,柳开楼3,赵学强2,4,郑春丽1,张昊青2,4,王嘉林2,4,沈仁芳2,4(内蒙古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西省红壤研究所/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红壤区旱地和水田土壤磷素状况及其流失风险[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1,第1期
  • 葛选良1,2,钱春荣1,李梁1,姜宇博1,宫秀杰1,吕国依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农业农村部东北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实验站;内蒙古民族大学农学院).秸秆还田配合施肥措施对玉米产量及耕层土壤质量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1,第1期
  • 姚高乾,周锋,吕小蓉,杨友琼,程易,吴伯志,安曈昕(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深松耕和绿肥还田对云南坡耕地耕层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1,第1期
  • 张婷婷1,孟丽丽1,陈有君2,蒙美莲1(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不同马铃薯品种的氮效率差异研究[J].中国土壤与肥料,2021,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1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