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何坚1,果红艳1,2,姚远2,卞磊2,唐红武2,王殿胜2(北京工业大学信息学部;中航信移动科技有限公司).基于有效中转时间预测的不正常航班恢复技术[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22,第3期
  • 王宁1,2,李哲1,2,梁晓龙1,2,侯岳奇1,2,吴傲1,2(空军工程大学空管领航学院;陕西省电子信息系统综合集成重点实验室).基于搜索意图交互的无人机集群协同搜索算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22,第3期
  • 许丹,肖小琦,冯至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未知载荷条件下机械系统剩余寿命预测方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22,第3期
  • 冯辉1,2,胡胜2,余文曌1,2,徐海祥1,2(高性能船舶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理工大学船海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基于有限时间引导律的欠驱智能船舶循迹控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22,第3期
  • 王瑞卿1,李栋2,李运华2,王曦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飞机燃油系统全飞行剖面热边界模拟与温度预测[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22,第3期
  • 刘国田1,白文涛1,潘江丽1,陈广豪2,潘俊2,冯诗愚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学院飞行器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重点实验室;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南京机电液压工程研究中心航空机电系统综合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机载中空纤维膜组件壳程气体流动数值模拟[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22,第3期
  • 李超越1,2,冯诗愚2,徐雷1,王志凌1(金陵科技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学院).CO2在RP5航空燃油中的质扩散系数测量[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22,第3期
  • 赵龙泽1,佘浩平1,黄良伟2,黄龙飞2(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一种基座姿态可控空间机器人的通用避奇异算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22,第3期
  • 王峰,杨东凯,张波,李博闻,张国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星载GNSS海洋反射信号建模与仿真[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22,第3期
  • 邱潇颀,高长生,荆武兴(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变质心固定翼无人机动力学分析与抗扰控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22,第3期
  • 刘春辉1,王美琳2,董赞亮2,王沛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无人系统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基于调制卷积神经网络的空地数据链信道估计[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22,第3期
  • 邢竞文1,金捷1,2,3,王方1,2,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西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成都航空动力创新研究院).基于释热率分析的钝体贫油熄火过程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22,第3期
  • 周长霖,王春阳,宫健,谭铭,赵英健(空军工程大学防空反导学院).基于最大熵法和遗传算法的SMSP干扰对抗方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22,第3期
  • 朱甜甜1,2,宋波1,毛捷1,2,廉国选1(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声场声信息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电子电气与通信工程学院).基于深度学习的焊缝PAUT数据智能化分析方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22,第3期
  • 刘刚(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阻力和升力加速度指令快速解析与跟踪制导[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22,第3期
  • 雷玉昌1,张登成2,张艳华2,苏光旭1(空军工程大学研究生院;空军工程大学航空工程学院).脉冲射流对环量控制翼型气动性能的影响[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22,第3期
  • 董欣心,刘莉,葛佳昊,王志(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捆绑火箭气动载荷分布不确定性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22,第3期
  • 李宗哲1,何家骥2,马浩诚1,刘燕江3,秦国轩1,赵毅强1(天津大学微电子学院;清华大学微电子学研究所;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基于A2-RO电路版图填充的硬件木马抗植入方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22,第3期
  • 黄晨威1,程景春1,潘雄1,宋凝芳1,刘冰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湖北三江航天红峰控制有限公司).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像素级别可见光图像配准[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22,第3期
  • 侯天睿1,邢玉明1,郑文远2,郝兆龙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科学与工程学院;航空机电系统综合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泡沫铜/低熔点合金复合相变材料凝固放热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22,第3期
  • 沈元1,严寒冰2,夏春和1,韩志辉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恶意代码克隆检测技术[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佟玲玲,李鹏霄,段东圣,任博雅,李扬曦(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面向异构大数据环境的数据脱敏模型[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郝靖伟1,潘丽敏1,李蕊1,杨鹏2,罗森林1(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电子学院;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Android恶意软件检测低冗余特征选择方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王志华,王浩帆,程漫漫(郑州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基于启发式遗传算法的模糊测试样本集优化方案[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李玉,罗森林,郝靖伟,潘丽敏(北京理工大学信息与电子学院).基于抽象汇编指令的恶意软件家族分类方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郭帅1,2,程光1,2,3(东南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计算机网络和信息集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南大学);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TLS密码套件的流量数据随机性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黄天波,李成扬,刘永志,李燈辉,文伟平(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基于LIME的恶意代码对抗样本生成技术[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22,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1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