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李从治1,潘辉1,潘滢2(闽江学院;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人地情感对森林公园环境负责行为的影响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1,第4期
  • 唐汉铎1,2,次旦央宗3,曾辰1,张凡1,4(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环境与地表过程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西藏自治区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拉萨水文水资源勘测分局;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1974-2019年西藏羊卓雍错湖泊水位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1,第4期
  • 梁志宏1,程鸿2(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兰州“白兰瓜”引种史略探[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1,第4期
  • 安慧君1,侯欣忱1,德永军1,孙东明2,邢建军2(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内蒙古满归林业局).东北岩高兰枝芽萌发及分枝生长特性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1,第4期
  • 竺永金1,陈健鑫1,魏玉倩1,胡亚萍2,张颖1,马焕成3,伍建榕1,3(云南省高校森林灾害预警控制重点实验室/西南林业大学生物多样性保护学院;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西南地区生物多样性保育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云南省元阳县大型真菌多样性研究与资源评价[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1,第4期
  • 木古丽·木哈西1,博涛2,吾尔恩·阿合别尔迪1,恩特马克·布拉提白1(伊犁师范大学生物与地理科学学院;新疆伊宁县农业农村局).新疆伊犁野生阿魏菇的生长发育规律及生境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1,第4期
  • 张建中1,姚晶晶1,张成梁1,刘秉儒2,郝润琴1(轻工业环境保护研究所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城市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方民族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排矸场植被恢复初期不同植被类型土壤优先流特征[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1,第4期
  • 孟根图娅1,尹雪峰2,3,常和2,3,胡颖2,3,王泽佳2,3,冯雪岩2,3(赤峰学院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内蒙古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内蒙古自治区环境污染控制与废物资源化重点实验室).放牧区居民生活垃圾治理模式与策略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1,第4期
  • 左健扬,赵柳青,方璐,房正荣(宁夏回族自治区国土资源调查监测院).基于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成果的土壤地球化学分区[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1,第4期
  • 马小涵1,薛珂1,刘建平1,罗飞2,郑涛1,阳峰1(四川农业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四川农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川西粉质黏土-衬砌接触面冻结强度规律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1,第4期
  • 徐仪玮1,张明浩1,童亚文1,张鑫2,章慧3,张青峰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黄土耕作坡面微地形面积高程积分计算及特征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1,第4期
  • 李小妹1,严平2,刘保莉3(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部;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基于流域尺度的中国北方沙地空间分布特征[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1,第4期
  • 李鹏红1,吴兵2,3,高玉红3,牛俊义3,陈永军4,令鹏4,李玥5(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甘肃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甘肃省定西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甘肃农业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覆膜种植模式对旱地胡麻经济效益的影响分析——基于熵权灰色关联耦合的综合评价[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1,第4期
  • 齐晓明1,李永春2,李志强3,胡春元4(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泉州师范学院资源环境学院;甘肃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学院).阿拉善高原南缘额日布盖丹霞地貌及成因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1,第4期
  • 马冠华1,申斌学2,马雪燕1,赵泽盟2,王正中1,王双银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中煤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疏干水资源化利用效益评价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1,第4期
  • 宝乐尔(内蒙古阿拉善盟气象局).阿拉善盟一次区域性大风沙尘暴天气过程成因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1,第4期
  • 李玮,王志浩,刘效广(太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宣传教育对城市居民垃圾分类意愿的影响机制——环境情感的中介作用及道德认同的调节作用[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1,第3期
  • 刘斌,杨钊(安徽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城市历史文化街区旅游化发展问题研究——基于北京南锣鼓巷的旅游者凝视视角[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1,第3期
  • 占善刚1,2,陈哲2(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武汉大学法学院).《民法典》实施背景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定位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1,第3期
  • 王太祥,杨红红(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社会规范、生态认知与农户地膜回收意愿关系的实证研究——以环境规制为调节变量[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1,第3期
  • 张夏坤,裴新蕊,李俊蓉,孙艳玲,郭鹏(天津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生活圈视角下天津市中心城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空间差异[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1,第3期
  • 李环1,赵韬2,向程1(南充文化旅游职业学院旅游系;巴中职业技术学院理工与经济学院).基于TCM-CVM综合模型的古城旅游景区经济价值评估——以阆中古城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1,第3期
  • 杨彩云1,2,王世曦2,杨春艳2,冯朝阳2,高艳妮2,孙倩莹2(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区域生态过程与功能评估重点实验室).川藏铁路沿线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特征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1,第3期
  • 杨豫1,2,张晓煜1,2,3,陈仁伟1,2,丁琦4,冯蕊1,2,李芳红1,2,范锦龙5(中国气象局旱区特色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风险管理重点实验室;宁夏大学农学院;宁夏气象科学研究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国家卫星气象中心).贺兰山东麓4个酿酒葡萄品种枝条抗寒性鉴定[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1,第3期
  • 王浩1,2,李立华1,卓曼他3,雷若然1,2(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山区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九寨沟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川藏线自行车骑乘者的价值追寻研究——基于"手段-目的链"模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1,第3期
  • 闻腾腾,金阿芳,热依汗古丽·木沙(新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基于SPH方法的风沙流运动特性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1,第3期
  • 樊圆圆,宋玲,孙雯(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基于PFC的冰碛土泥石流起动过程模拟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1,第3期
  • 彭文英,刘丹丹(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公众生态文明认知-行为逻辑路径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疫情期公众调查[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1,第3期
  • 张强强,霍学喜(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西部农村发展研究中心).苹果经营代际传递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山东和陕西1012个苹果户的调查数据[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1,第3期
首页 上一页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2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