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秋晨1,乌铁红1,王珏1,刘敏2(内蒙古大学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民族地区历史文化街区多元文化景观感知与景观认同研究——以呼和浩特市大召历史文化街区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3期
-
曾小仙1,2,3,曾妍妍1,2,3,周金龙1,2,3,鲁涵1,2,3(新疆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新疆水文水资源研究中心;新疆水利工程安全与水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新疆喀什噶尔河流域高硫酸盐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3期
-
赵晓颖1,2,郑军2,张明月2(山东科技大学财经学院;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内在动机、外部环境与家庭农场农田废弃物绿色处置行为——基于TPB-NAM整合理论[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3期
-
许晨曦,陈英,谢保鹏,裴婷婷(甘肃农业大学管理学院).农户对宅基地“三权分置”政策认知——概念界定、量表开发与效度检验[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3期
-
刘洋1,周孟亮1,翟雪玲2(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参与农膜回收行动会影响农户收入吗?——来自新疆1029户棉农数据的验证[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3期
-
张倩,包庆丰,薛波,孙志宏(内蒙古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阿拉善地区农牧民肉苁蓉种植意愿影响因素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3期
-
丁永潮1,施海波2,吕开宇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玉米收储制度改革的农户政策响应研究——基于规模异质性的视角[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3期
-
韩以晴1,张定海1,张志山2(甘肃农业大学理学院数量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沙坡头沙漠研究试验站).腾格里沙漠红卫地区固定沙丘上固沙灌木种群空间分布格局与空间关联性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3期
-
刘瑞香1,郭占斌2,李进才3,任贵兴4,杨修仕4,秦培友4(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学院;内蒙古蒙农藜麦研究院;天津大学化工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中藜1号藜麦新品种选育及营养价值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3期
-
于淼,高晓梅,刘晓辉,王智学(辽宁省微生物科学研究院农业微生物研究室).秸秆还田量对旱地土壤养分、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3期
-
倪敬峰1,张翀1,赵昕2(宝鸡文理学院地理与环境学院;宝鸡文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陕西省县域旅游景点空间分异与影响机制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3期
-
孙丽1,李志文1,苏志珠2,张慧娟3,杜丁丁3,杜兰3,黎武标3(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山西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烟台市芝罘剖面末次间冰期沉积记录的降水量变化及其淋溶—淀积特征[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3期
-
徐德生1,2,张家伟1,段玮1,2(内蒙古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内蒙古管理现代化研究中心).基于物质流的2010-2019年内蒙古碳流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3期
-
程娟娟1,王倩1,余劲1,吉川直树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立命馆大学理工学部).基于LCA和SBM模型的苹果生产环境效率评价[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3期
-
刘茜雅1,2,王海兵1,2,左合君1,2,刘红梅1,2,任余艳3,张彦东4,赛富勒4(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风沙物理与防沙治沙工程重点实验室;鄂尔多斯市林业治沙科学研究院;鄂托克前旗林业和草原局).基于能值分析的毛乌素沙地库伦生态经济圈结构与效益特征[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3期
-
文彦君1,2,李晓宇1,万红莲1,2,徐彬1,王祎楠1(宝鸡文理学院地理与环境学院;宝鸡文理学院陕西省灾害监测与机理模拟重点实验室).清代关中地区饥荒的时空变化特征[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3期
-
赵宝峰1,2,吕玉广3(中煤科工集团西安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省煤矿水害防治技术重点实验室;内蒙古上海庙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新上海一号井田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控制因素[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3期
-
高红豆1,2,萨楚拉1,2,孟凡浩1,2,罗敏1,2,王牧兰1,2,张昊琛1,2,ADIYASaruulzaya3(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内蒙古自治区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蒙古科学院地理与地球生态研究所).2003-2019年蒙古高原多年冻土时空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3期
-
巩雪娇1,2,3,王攀1,2,杨振京1,2,董秋瑶1,2,宋超1,2(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调查局第四纪年代学与水文环境演变重点实验室;河北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靖边地区全新世气候变化及植被演替[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3期
-
魏驰林1,2,王振华1,2,张金珠1,2,朱艳1,2,秦程1,2(石河子大学水利建筑工程学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现代节水灌溉重点实验室).基于加工番茄产量与品质的加气灌溉处理综合评价[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3期
-
郑佳,庄建琦,孔嘉旭,王世宝,王杰,付玉婷,牟家琦(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学院/西部矿产资源与地质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于环剪试验的黄土滑坡失稳机理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3期
-
郑艳艳,郭小芳,郝兆,德吉(西藏大学理学院).纳木措春季沿岸水体可培养细菌群落特征[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3期
-
李雪宁1,徐先英1,2,杨雪梅2,郑桂恒3,刘虎俊2,付贵全2,池政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甘肃省荒漠化与风沙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瓜州县农田防护林健康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3期
-
鲁力,李升,高远,葛燕燕(新疆大学地质与矿业工程学院).渭-库绿洲土壤盐分空间分布及变异特征[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3期
-
罗玉杰1,2,3,李会琴1,4,侯林春2,赵紫瑞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吉首大学师范学院;湖北省生态文明研究中心).可持续生计视角下乡村旅游地返贫风险识别及预警机制构建——以湖北省恩施州W村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2期
-
李永乐1,肖蕾1,杨剑桥1,王锴庆2,成升魁3(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城乡融合发展研究院;徐州市自然资源登记管理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大运河景观价值感知对游客遗产保护意愿的影响研究——以无锡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为例[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2期
-
崔秀萍1,2,郭永新1(内蒙古财经大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院;祖国北疆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院士专家工作站).近40a西部城市群土地利用结构时空动态演化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2期
-
包健1,郭宝棋2(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财税学院;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异质性环境规制对区域生态效率的影响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2期
-
杨燕1,2,胡静1,2,刘大均3,李亚娟1,2,陈云1,胡书玲1(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成都大学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贵州省民族传统村落空间分异与影响因素研究——基于6类民族传统村落[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2期
-
王常伟1,刘望1,顾海英2(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楼房补偿、货币补偿与城郊农民宅基地退出意愿——基于上海3100户农户的调研[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2,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