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张明月1,胡福泉2,黄广涛3(遵义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陆军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烧伤整形外科贵州省临床(创面修复)研究中心).铜绿假单胞菌必需基因的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通报,2021,第6期
  • 陈柯璇1,汤雯婷1,李丽娜2,李绍仕1,和丽萍2,李海燕1(昆明理工大学医学院;云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种子内生菌增强宿主植物重金属抗性的功能机制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通报,2021,第6期
  • 张倩霞,王胜朝(军事口腔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口腔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陕西省口腔医学重点实验室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病科).益生菌与口腔微生态调控的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通报,2021,第6期
  • 谢尔瓦尼木·阿不都艾尼1,海孜尼姑力·努尔1,赵歉歉1,李淑婷1,刘佳奇1,赵和平2,赵惠新1(新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干旱区植物逆境生物学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抗性基因资源与分子发育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枯草芽孢杆菌J-15抗大丽轮枝菌次生代谢产物对棉田土壤真菌多样性的影响[J].微生物学通报,2021,第6期
  • 刘韶娜,张斌,相德才,赵智勇,赵彦光(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院).戊糖片球菌368对猪生长性能、粪菌结构和代谢产物的影响[J].微生物学通报,2021,第6期
  • 戴利铭,李岚岚,刘一贤,施玉萍,蔡志英(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解淀粉芽孢杆菌生防菌BS-3全基因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分析[J].微生物学通报,2021,第6期
  • 覃静1,祖敬芝2,罗沙1,彭静1,任瑶瑶1,谭睿1(西南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医学院).大黄酸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机制[J].微生物学通报,2021,第6期
  • 李亚鹏,徐轶凡,陈红歌(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农业部农业微生物酶工程重点实验室).纤维二糖磷酸化酶和纤维寡糖磷酸化酶的研究与应用[J].微生物学通报,2021,第6期
  • 王频佳,程曦,孙丰慧,孙警辉(成都医学院检验医学院临床微生物学教研室).基于一流专业建设的应用型示范课程改革与实践:以“临床微生物学检验”课程为例[J].微生物学通报,2021,第6期
  • 张煜航1,2,3,4,5,Manzoor Ahmad1,董俊德1,2,3,4,杨清松1,2,3,4,周卫国1,2,3,4,凌娟1,2,3,4(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应用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三亚中科海洋研究院海南省热带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海生态环境工程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一株海草沉积物菲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和降解特性[J].微生物学通报,2021,第6期
  • 钟文琳1,管景强1,牟丹1,曾召英1,邹晓1,2(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系;贵州大学真菌资源研究所).一种与蝉花易混淆虫草的鉴定及内菌核细菌群落分析[J].微生物学通报,2021,第6期
  • 张亚见,何琳燕,曾仟,盛下放(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农业农村部农业环境微生物重点实验室).Cd胁迫下枯草芽孢杆菌B12产表面活性素及其对生物被膜形成和Cd去除的影响[J].微生物学通报,2021,第6期
  • 田茂1,2,3,张威1,2,章高森1,2,胡召富4,汪文强5,于雪1,2,3,刘阳2,3,4(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甘肃省极端环境微生物资源与工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珠穆朗玛峰北坡可培养石生细菌多样性及抗紫外辐射能力[J].微生物学通报,2021,第6期
  • 叶樱琳,蒋荣珍,郭晓蒙,张烨,徐钦洋,李明,滕银成,陶敏芳(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孕晚期肠道菌群与孕妇血糖血脂的临床相关性[J].微生物学通报,2021,第6期
  • 任鄄宝1,2,邹根1,张赫男1,龚明1,吴迪1,张忠1,杨焱1(国家食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南方食用菌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微生物多糖合成关键基因挖掘的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通报,2021,第6期
  • 黄旖旎1,关洪鑫1,2,欧阳松应1,2(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建师范大学南方生物医学研究中心).嗜肺军团菌调节宿主泛素化途径的效应因子及其分子机制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通报,2021,第6期
  • 徐文娇,方钰文,朱奎(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国家兽药安全评价中心).细菌“定植”还是“定殖”?[J].微生物学通报,2021,第6期
  • 高蝶1,段燕文1,2,3,朱湘成1,2,3(中南大学湘雅国际转化医学联合研究院;新药组合生物合成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组合生物合成与天然产物药物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气囊在细菌中的生理功能、生物合成及应用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通报,2021,第6期
  • 马嘉琦1,盛焕精1,曹晨阳1,崔生辉2,闫韶飞3,杨保伟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热胁迫下沙门菌细胞结构和特性变化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通报,2021,第6期
  • 韩琦1,潘超颖2(北京中医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南方科技大学附属中学).蛋白磷酸酶2A在真菌细胞中的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通报,2021,第6期
  • 华晓晗1,李延啸2,马俊文2,刘海杰1,闫巧娟2,江正强1(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中国轻工业食品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链霉菌来源D-甘露糖异构酶的性质及其在制备D-甘露糖中的应用[J].微生物学通报,2021,第6期
  • 李敏1,2,王刚正2,邓旺秋2,张成花2,高宇2,3,旺姆1,李泰辉2(西藏农牧学院食品科学学院;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华南应用微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菌种保藏与应用重点实验室;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广东虫草邻氨基苯甲酸合酶基因克隆及不同实验条件下的表达[J].微生物学通报,2021,第6期
  • 李良德,李金玉,王定锋,吴光远(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环链棒束孢IcHsp104与IcHsp78的克隆及在不同胁迫条件下的表达检测[J].微生物学通报,2021,第6期
  • 王明元1,2,徐志周2,刘建福1,李文魁3,林思锻4(华侨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华侨大学生物工程与技术系;三达膜科技(厦门)有限公司;泉州市洛江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伯克霍尔德菌HQB-1抑制香蕉枯萎病菌的活性化合物分离鉴定[J].微生物学通报,2021,第6期
  • 解星丽1,2,吴小芹1,2(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有害生物入侵预防与控制重点实验室).多噬伯克霍尔德氏菌WS-FJ9对林木病原菌物的拮抗作用及代谢产物的稳定性[J].微生物学通报,2021,第6期
  • 景如贤,郑亚萌,张宁,张志宇,李祎(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黄河鲤水产细菌的分离及其毒力因子和群体感应信号分子的检测[J].微生物学通报,2021,第6期
  • 卫慢,邱军,贾梦蝶,郑成坤(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溶血弧菌染色体上毒素-抗毒素系统YefM-YoeB的鉴定[J].微生物学通报,2021,第6期
  • 雷蕾,冯治洋(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云南土壤宏基因组文库中替加环素耐药基因的筛选与分析[J].微生物学通报,2021,第6期
  • 薛娇1,廉乐乐1,李婉君1,任建鸾1,汤芳1,薛峰1,戴建君1,2(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动物健康与食品安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中国药科大学).副溶血弧菌Ⅲ型分泌系统vscG基因缺失株的构建及其生物学特性[J].微生物学通报,2021,第6期
  • 李占鸿1,宋子昂2,李卓然1,杨振兴1,李华春1,杨恒1(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院云南省热带亚热带动物病毒病重点实验室;云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蓝舌病病毒基因节段2与6的重配导致病毒血清型与增殖特性的改变[J].微生物学通报,2021,第6期
首页 上一页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6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