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马豪霞1,2,3,任毅华1,2,3,郑维列1,2,3(西藏农牧学院西藏高原生态研究所;西藏高原森林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藏林芝高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西藏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林粗木质残体养分元素特征[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1期
  • 陈振雄1,2,贺东北1,肖前辉1,周湘江1(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西藏自治区林业厅造林绿化处).西藏冷杉立木生物量和材积模型研建[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1期
  • 徐晓雨1,孙华1,王广兴1,2,林辉1,任蓝翔1,崔云蕾1(林业遥感大数据与生态安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Department of Geography,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at Carbon dale).基于GF-1与Landsat-8的康保县叶面积指数遥感反演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1期
  • 王红,王邵军,李霁航(西南林业大学生态与水土保持学院).西双版纳高檐蒲桃群落土壤呼吸的季节动态及主要影响因子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1期
  • 黄石嘉,李铁华,彭颖姝,文仕知,何功秀,林立彬(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施肥对青冈栎幼苗生长与光合作用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1期
  • 邱书志1,薄乖民2,丁骞1,王伟2,汪淑筠1,王少明1,闫毓斌1,赵亮生1(甘肃省白龙江林业管理局;国家林业局西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白龙江林区森林植被碳储量和碳汇功能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1期
  • 杨丽丽1,文仕知1,邢元军2(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国家林业局中南林业调查规划设计院).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区域土壤侵蚀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1期
  • 赖猛,胡冬南,易敏,刘苑秋(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晚松人工林株间株内球果及种子形态变异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1期
  • 庞瑶1,2,3,杨玮娣4,刘毅1,2,3,郭洪武1,2,3,任学勇1,2,3(北京林业大学木质材料科学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木材科学与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林业大学林业生物质材料与能源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基于水影画技法的白枫装饰薄木耐光性及润湿性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1期
  • 彭木,王秋玉,闫绍鹏(东北林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桦剥管菌SRAP分子标记反应体系优化与遗传多样性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1期
  • 庞彩红1,2,亓文英3,李双云1,2,夏阳1,2,杨勇4,乔玉玲1,2,孙超1,2,毛秀红1,2,臧真荣1,刘盛芳1(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山东省林木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安丘市林业局;平凉职业技术学院).国槐人工杂交技术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1期
  • 文珂1,2,刘文胜1,2,赵运林1,2(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湖南省环境资源植物开发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金属污染区与非污染区平车前生物量分配的比较[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1期
  • 杜凯1,2,林辉1,2,龙江平1,2,严恩萍1,2,李佳1,2(林业遥感大数据与生态安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基于GVB模型改进算法的PolInSAR林分高度反演[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1期
  • 张建龙(国家林业局).为美好生活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8,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7 8 9 尾页 共有9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