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佩1,张有武2(内蒙古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金融职业学院).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第18期
-
宋鹏1,郭莉娜2,魏旭丽1(山西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太原师范学院设计系).“三全育人”视阈下百年党史之“魂”思政教育功能探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第18期
-
赵硕峰(山西工学院通识教育学院).基于CBI理念的大学英语一流课程的构建与实践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第18期
-
袁晶晶(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音乐应用研究所).高校器乐混合式教学的优势、困境与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第18期
-
孟冬冬(南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新时代加强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实践路径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第18期
-
曹艳梅1,韩冀宁2(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教育伦理、技术原理、文化哲理——以科学评估引导未来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三重维度[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第18期
-
贺腾飞,王丽珍(山西大同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多伦多大学创客教育体系建设及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第18期
-
张鹏(山西林业职业技术学院).高等数学教学中思政元素的挖掘策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第18期
-
牛桂红(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人的现代化视域下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第18期
-
赵月妹(安阳市职业和成人教育教学研究室).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策略——评《高职课程思政建设研究与实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第18期
-
李梦磊(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外国语学院).新文科视域下经贸类高校法语专业建设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第18期
-
卢波涛(武汉东湖学院).新时代民办高校社会服务能力提升路径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第18期
-
李阳(大连大学).“互联网+”背景下的企业转型与创新创业问题分析——评《“互联网+”创新创业的理论与实证》[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第18期
-
李一博(英国伯明翰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清末民初山西西方医学教育的发展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第18期
-
王清霞(吕梁学院教育系).新生代乡村教师身份迷失的归因与重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第17期
-
金维民(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与学校党建研究所).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的制度建设——基于社会学制度主义分析视角[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第17期
-
冉亚辉1,包翠秋2(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重庆科技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革命英雄主义重要论述的德育价值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第17期
-
李尽晖1,王武2,黄若薇3(新疆教育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喀什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黄若薇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课后服务中“关心型”师生关系的构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第17期
-
郭鹤男(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的“教育敏感性”及培养途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第17期
-
施桂红1,冯江英2,王婷2(盐城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从学前教育普惠性到普惠性学前教育——2010-2022年我国普惠性学前教育发展研究热点与前沿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第17期
-
屈玲,冯永刚(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中小学“五育”并举课程体系的构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第17期
-
张磊(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统编高中语文外国文学篇目选取的现状、特点及与高师教学实践的衔接[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第17期
-
苗茜(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课堂教学中的“语言焦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第17期
-
吴仁芳,夏世娇,王碧茹(湖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数学教学空间的内涵意蕴、特征及架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第17期
-
冯桂群(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小学数学“三动课堂”建构:内涵、模型与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第17期
-
朱雯笛(广西艺术学院影视与传媒学院).中小学“戏曲进校园”实践路径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第17期
-
夏心军(江苏省扬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从领导走向治理:中小学校长专业角色的嬗变——基于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之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第17期
-
田洪强(武城县实验中学).数学拓展性课程开发实施及其展望探索——评《初中数学拓展性课程开发与实施》[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第17期
-
辛崇乐(日照海曲高级中学).浅谈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及其应用——评《思想政治教育美学方法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第17期
-
宋以国1,李长伟2(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劳动教育何以融通五育——一种解释性的理论互关框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第1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