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侯兵1,2,金阳2,胡美娟2(扬州大学中国大运河研究院;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空间生产视角下大运河文化遗产重生的过程与机制——以扬州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为例[J].经济地理,2022,第3期
  • 陈雨生,江一帆,张瑛(中国海洋大学管理学院).中国大豆生产格局变化及其影响因素[J].经济地理,2022,第3期
  • 张娟1,赵阳1,何艳冰2,王茂军3,蔡蓓蕾3(河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能源经济研究中心;河南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河南省县域乡村多功能性演化特征与空间关系[J].经济地理,2022,第3期
  • 王静1,曹卫星2,刘晶晶3,翟天林4,李泽慧3(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泛“胡焕庸线”过渡带的地学认知与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保护策略建构[J].经济地理,2022,第3期
  • 唐永1,2,李小建1,2,3,娄帆3,滕琼瑶1(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城乡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河南省城乡空间数据挖掘院士工作站).快速城镇化背景下中国小城镇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J].经济地理,2022,第3期
  • 李礼连1,程名望1,夏经霖2(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粮食生产环境技术效率的减贫效应及其作用机制[J].经济地理,2022,第3期
  • 宋珂1,刘卫柏1,魏逊2,钟士宇1(湖南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农业经营外包对土地流转租金的影响——基于3省(市)农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地理,2022,第3期
  • 印朗川1,李伯华2,刘沛林3,宁东阁4(湖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衡阳师范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长沙学院乡村振兴研究院;圣伊斯特万大学风景园林与城市规划学院).传统聚落景观基因胞的生物特征研究[J].经济地理,2022,第3期
  • 王越1,李炆颖1,曾先1,李佩泽1,薛冰2(沈阳师范大学管理学院;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沈阳经济区土地利用要素性冲突空间多尺度作用机理[J].经济地理,2022,第3期
  • 席强敏1,张景乐1,张可云1,2(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中国城市专利规模与知识宽度的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J].经济地理,2022,第3期
  • 李小建(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省城乡空间数据挖掘院士工作站/城乡协调发展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地理与环境学院).中国的经济地理学大学教材建设回顾及发展思考[J].经济地理,2022,第3期
  • 文嫮,蓝佳(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中国城市影院空间扩张特征及影响因素[J].经济地理,2022,第3期
  • 于正松1,唐倩玉2,薛冬萍3,4,李华勇1,王成1(安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辽宁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传统农区工业企业地理集聚及其用地空间响应——以河南省曲沟镇铁合金产业为例[J].经济地理,2022,第3期
  • 杨浩1,卢新海1,2(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长江中游粮食生产力与植被初级生产力的动态演进及协同关系[J].经济地理,2022,第3期
  • 马振邦1,2,贾卓1,2,常跟应1,2,苏晓阳1,陈兴鹏1,2(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区域农村贫困格局的形成:空间依赖、空间分异与尺度效应[J].经济地理,2022,第3期
  • 钟莉娜1,李正欢1,王军2(天津财经大学商学院;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自然资源部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武夷山市旅游发展与景观格局演变的联动关系[J].经济地理,2022,第3期
  • 霍虹,李全喜(吉林大学管理学院).评《中国区域产业经济研究》[J].经济地理,2022,第3期
  • 孙勇1,2,樊杰1,3,刘汉初1,赵腾宇1,2(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长三角地区数字技术创新时空格局及其影响因素[J].经济地理,2022,第2期
  • 张展1,2,廖小平1,2,李春华1,杨灿1,2,阳莎莎1,李伊涵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商学院;湖南绿色发展研究院).湖南省县域农业生态效率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经济地理,2022,第2期
  • 陈志军1,2,徐飞雄1(湖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湖南科技大学商学院).乡村旅游地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影响效应与机理——以关中地区为例[J].经济地理,2022,第2期
  • 居肖肖1,杨灿灿2,3,赵明伟2,徐燕2,周德民1,张雨薇2(首都师范大学城市环境过程和数字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滁州学院地理信息与旅游学院;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浙皖陕滇四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J].经济地理,2022,第2期
  • 刘婧1,2,甄峰1,2,张姗琪1,2,孔宇1,2,李智轩1,2(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南京大学江苏省智慧城市设计仿真与可视化技术工程实验室).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以南京市中心城区为例[J].经济地理,2022,第2期
  • 熊学振,孙雨萌,杨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中国畜牧业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时空耦合协调关系[J].经济地理,2022,第2期
  • 方叶林1,苏雪晴1,黄震方2,郭贝贝1(安徽大学商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中国东部沿海五大城市群旅游流网络的结构特征及其韧性评估——基于演化韧性的视角[J].经济地理,2022,第2期
  • 时鹏1,2,王倩1,余劲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格罗宁根大学空间学院).易地扶贫搬迁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机理及效应——基于陕南3市8县1712个农户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地理,2022,第2期
  • 吴桐,岳文泽,夏皓轩,熊锦惠(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国土空间规划视域下主体功能区战略优化[J].经济地理,2022,第2期
  • 梁龙武1,2,先乐1,2,陈明星1,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人口与经济重心演进态势及其影响因素[J].经济地理,2022,第2期
  • 凌子燕1,2,李延顺3,蒋卫国2,廖超明4,凌玉荣1(南宁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广西职业技术学院物流学院;南宁师范大学自然资源与测绘学院).山江海交错带城市群国土三生空间动态变化特征——以广西北部湾城市群为例[J].经济地理,2022,第2期
  • 侯松1,甄延临2,曹秀婷1,张武晴2,吴桐3(嘉兴市国土空间规划研究有限公司;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空间规划院;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城市群治理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J].经济地理,2022,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1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