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陈智锋1,李辉1,蒋宁山1,刘成奎2,3(青海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青海省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青海省高原绿色建筑与生态社区重点实验室).冻融时间和含水率对紫穗槐加筋黄土抗剪强度的影响[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2期
  • 程诺1,2,高文晶1,2,杨鸿飞1,王帆1,2,赖日文1,2(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农林大学“3S”技术与资源优化利用福建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闽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力[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2期
  • 罗祥英1,2,李锦荣2,李映坤1,2,王茹1,2,赛克2,韩兆恩1,2,董雷2(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学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内蒙古阴山北麓草原生态水文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不同配置参数下立式葵花秆沙障防护效果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2期
  • 杨青青,杜志瑚(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海南省红树林研究院)).热带海岸防护林带不同起源树种叶片—土壤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2期
  • 李安芹,王丹,朱勇(扬州市职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江淮生态大走廊国土空间“三生”功能评价及耦合协调度分析[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2期
  • 何晓帆,田丽慧,汪海娇,金耀涛,李耀(青海大学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和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寒沙地沙棘群落的土壤水分时空变异特征[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2期
  • 涂雯1,马理辉2,3,冯喆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乡村振兴视角下“三生”空间格局演变及优化策略 ——以陕西省米脂县高西沟村为例[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2期
  • 陈天傲1,李想2(英国卡迪夫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展研究中心).生态扶贫背景下退耕还林生态产品的经济效益 ——以核桃和茶树林为例[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2期
  • 李冰,周兴,陈海萍(南宁师范大学自然资源与测绘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地生态安全与乡村振兴协调性的时空特征[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2期
  • 刘华东,何贞铭,郭琛(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江流域生态环境质量的时空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因素[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2期
  • 丁磊(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不同排水体制下城市河流水质对滨岸带用地变化的响应[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2期
  • 赵艺芳,原野,高嫄(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0—2020年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服务与居民福祉的空间关系 ——以桑干河流域(山西段)为例[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2期
  • (《水土保持通报》编委会).《水土保持通报》第七届编委会章程(2021-2024年)[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2期
  • 《水土保持通报》编辑部.《水土保持通报》2023年征稿简则[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2期
  • 王晓东,何刚,侯小宇(安徽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科技创新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空间效应[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2期
  • 李俊,杨德宏,吴锋振,陈如俊,何万才(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基于PLUS与InVEST模型的昆明市土地利用变化动态模拟与碳储量评估[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1期
  • 常青1,蔡为民2,谷秀兰3,吴云青2,张佰林2(天津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天津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海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河南省农业碳排放时空分异、影响因素及趋势预测[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1期
  • 王朝阳1,张军以1,2,李海懿1(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重庆师范大学三峡库区地表过程与环境遥感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多方法支持的重庆市土地利用格局时空演化及驱动力[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1期
  • 李可依1,愚广灵1,陈末2,买迪努尔·阿不来孜1,胡洋1,贾宏涛1,3(新疆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新疆农业大学草业学院;新疆土壤与植物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不同利用方式对高寒草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有机碳含量分布的影响[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1期
  • 黄珺嫦1,2,华轩轲1,3,贾梦瑶1,3,岳帅均1,3(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河南农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河南省土地整治与生态重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00—2020年河南省耕地利用显性转型时空特征[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1期
  • 刘春英1,檀斯园1,王骏博1,刘莉2(江西财经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赣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长江中下游典型区域土地利用碳排放风险 ——以江西省九江市为例[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1期
  • 许源溪,周波,苏杰(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基于InVEST模型的四川省宜宾市2010—2020年碳承载力评价[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1期
  • 鄂施璇,李琴,张露洋(重庆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三峡库区1980—2021年土地利用碳排放格局及碳补偿[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1期
  • 张海铃,叶长盛(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环鄱阳湖城市群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及其空间格局[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1期
  • 刘涛1,尚晓菲1,苏原原2,霍静娟3(河南理工大学财经学院;河南大学中原发展研究院;河南理工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双碳”目标下黄河下游耕地绿色利用效率、收敛性与影响因素[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1期
  • 韦燕飞1,魏锋1,童新华2(南宁师范大学自然资源与测绘学院;南宁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2005—2020年广西左右江革命老区耕地多功能耦合协调度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1期
  • 唐璐,李娟,王丹丹,郭佳瑶(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2010—2020年贵阳市高质量发展与水资源保护利用的耦合协调关系[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1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