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邢斐1,李莎莎1,崔铁军1,2(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基于PSR-可拓云模型的井工煤矿区生态安全评价[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2期
  • 罗祥英1,2,李锦荣2,李映坤1,2,王茹1,2,赛克2,韩兆恩1,2,董雷2(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学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内蒙古阴山北麓草原生态水文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不同配置参数下立式葵花秆沙障防护效果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2期
  • 杨青青,杜志瑚(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海南省红树林研究院)).热带海岸防护林带不同起源树种叶片—土壤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2期
  • 刘健1,申浩1,王善琦1,李鹏2,郑昭佩1(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济南市生态环境局长清分局).基于AVHRR和MODIS数据源的山东省植被覆盖时空变化及其对极端气候的响应[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2期
  • 纪凯婷1,2,张乐勤1,2(池州学院地理与规划学院;池州学院自然资源遥感应用研究中心).安徽省乡村绿色发展的驱动因子及其影响[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2期
  • 宋彪,周卫军,商贵铎,唐豆,李敏,岳晴晴(湖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冰糖橙种植园土壤团聚体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2期
  • 白永会1,2,查轩3,吴伟成1,毛兰花4(东华理工大学江西省数字国土重点实验室;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韶关学院旅游与地理学院).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对退化花岗岩红壤渗透性和持水量的影响[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2期
  • 李安芹,王丹,朱勇(扬州市职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江淮生态大走廊国土空间“三生”功能评价及耦合协调度分析[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2期
  • 何晓帆,田丽慧,汪海娇,金耀涛,李耀(青海大学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和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寒沙地沙棘群落的土壤水分时空变异特征[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2期
  • 何玲,杜哲(河北农业大学国土资源学院).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县域生态环境监测与评价[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2期
  • 赵艺芳,原野,高嫄(山西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0—2020年农牧交错带生态系统服务与居民福祉的空间关系 ——以桑干河流域(山西段)为例[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2期
  • 王晓东,何刚,侯小宇(安徽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科技创新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空间效应[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2期
  • 《水土保持通报》编辑部.《水土保持通报》2023年征稿简则[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2期
  • (《水土保持通报》编委会).《水土保持通报》第七届编委会章程(2021-2024年)[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2期
  • 李俊,杨德宏,吴锋振,陈如俊,何万才(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基于PLUS与InVEST模型的昆明市土地利用变化动态模拟与碳储量评估[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1期
  • 常青1,蔡为民2,谷秀兰3,吴云青2,张佰林2(天津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天津工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海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河南省农业碳排放时空分异、影响因素及趋势预测[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1期
  • 韦绍音1,陆汝成1,2,张利国1,林晓楠1,陈雨欣1,杨新1(南宁师范大学自然资源与测绘学院;南宁师范大学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碳中和目标下的广西边境地区“三生”空间转型及碳储量效应[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1期
  • 鄂施璇,李琴,张露洋(重庆工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三峡库区1980—2021年土地利用碳排放格局及碳补偿[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1期
  • 刘涛1,尚晓菲1,苏原原2,霍静娟3(河南理工大学财经学院;河南大学中原发展研究院;河南理工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双碳”目标下黄河下游耕地绿色利用效率、收敛性与影响因素[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1期
  • 魏媛1,陈其2(贵州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贵州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碳达峰背景下遵义市土地利用转型的生态环境效应及预测[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1期
  • 曹文洪1,2,宁堆虎1,3,秦伟1,2(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际泥沙研究培训中心).水土保持率:概念内涵、阈值确定及实践应用[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1期
  • 赵宾华1,2,黄金华1,李占斌1,李婧3,周超艳3(西安理工大学省部共建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国家重点实验室;旱区生态水文与灾害防治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基于AHP-熵值法组合赋权的甘肃省城市生态用水安全综合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1期
  • 韦燕飞1,魏锋1,童新华2(南宁师范大学自然资源与测绘学院;南宁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2005—2020年广西左右江革命老区耕地多功能耦合协调度时空分布及影响因素[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1期
  • 王朝阳1,张军以1,2,李海懿1(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重庆师范大学三峡库区地表过程与环境遥感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多方法支持的重庆市土地利用格局时空演化及驱动力[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1期
  • 李可依1,愚广灵1,陈末2,买迪努尔·阿不来孜1,胡洋1,贾宏涛1,3(新疆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新疆农业大学草业学院;新疆土壤与植物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不同利用方式对高寒草地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有机碳含量分布的影响[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1期
  • 张中秋1,2,张裕凤1,韦金洪3,胡宝清4,宋颖梅2(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北部湾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部湾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南宁师范大学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时空锥视角下土地集约利用与新型城镇化交互效应[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1期
  • 刘春英1,檀斯园1,王骏博1,刘莉2(江西财经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赣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长江中下游典型区域土地利用碳排放风险 ——以江西省九江市为例[J].水土保持通报,2023,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1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