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恬1,2,郑怀舟2,朱锦懋2(福建工程学院生态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植物生理生态重点实验室).隔离降雨对马尾松针叶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和碳、氮、磷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2,第18期
-
段成伟1,李希来1,柴瑜1,徐文印1,苏乐乐1,马盼盼1,杨鑫光2(青海大学农牧学院;青海民族大学生态环境与资源学院).不同修复措施对黄河源退化高寒草甸植物群落与土壤养分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2,第18期
-
王星1,宋珂辰1,许冬梅1,2,李永康1,撒春宁1(宁夏大学农学院;宁夏大学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养基地).荒漠草原人工柠条林对冠下草本植物群落的保育作用[J].生态学报,2022,第18期
-
沈问苍1,张建军1,2,王柯1,张守国1,雷昊仪1,宋远坤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土地科学技术学院;自然资源部土地整治重点实验室).黄土高原区主导生态风险识别及分异性研究——以黄河流域中游为例[J].生态学报,2022,第18期
-
勾蒙蒙1,李乐1,刘常富1,2,肖文发1,2,王娜1,欧阳帅3,胡建文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大宁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关系梯度效应[J].生态学报,2022,第18期
-
王争磊1,刘海龙1,2,丁娅楠1,王炜桥1,张丽萍1,郭晓佳1,2(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山西师范大学人文地理研究所).山西省生态安全时空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J].生态学报,2022,第18期
-
姚秋翠1,2,余克服2,廖芝衡1,2,陈飚2,俞小鹏2,韦芬2,胡宝清1(南宁师范大学北部湾环境演变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西大学广西南海珊瑚礁研究重点实验室).棘冠海星暴发及其对珊瑚礁的生态影响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22,第18期
-
胡一帆,王浩,焦磊,张立伟,南维鸽,董治宝(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青藏高原重大建设工程生态修复综合效益评估指标体系[J].生态学报,2022,第18期
-
刘玉祯,孙彩彩,刘文亭,杨晓霞,冯斌,时光,张雪,李彩弟,杨增增,高婕,张小芳,俞旸,张春平,董全民(青海大学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省高寒草地适应性管理重点实验室).高寒草地植物群落关键种对不同放牧家畜组合放牧的响应[J].生态学报,2022,第18期
-
袁换欢,王智,徐网谷,游广永,张建亮(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林草交错区植被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子——以中国东北大兴安岭为例[J].生态学报,2022,第18期
-
金苗1,姚志诚2,石锐3,白云峰4,高惠5,滕丽微1,6,刘振生1,6(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地学院;淄博市林业保护发展中心;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桓仁满族自治县自然资源事务服务中心;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物保护学重点实验室).贺兰山西坡啮齿动物生境选择及种间关系[J].生态学报,2022,第18期
-
陈帅1,2,党宏忠1,2,丛日春1,2,王檬檬3,李明阳1,2,刘春颖1,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学院).黄土高原苹果园蒸腾导度大气驱动规律比较[J].生态学报,2022,第18期
-
李辉霞,陈世熠,林锦标(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耦合生态资本和社会资本的生态资源价值化体系分析[J].生态学报,2022,第18期
-
李登峰1,魏仕军2,陈静3,冯秋红1,4,徐峥静茹1,李旭华1,刘千里5,蔡蕾1(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四川卧龙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四川省阿坝州理县林业局;阿坝州林业和草原局;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林业科学技术研究所).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岷江柏的光合与水分生理特征干湿季对比研究[J].生态学报,2022,第18期
-
王永珍1,2,冯怡琳3,林永一1,2,赵文智1,2,陈生云1,2,邓艳芳4,刘继亮1,2(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宁夏大学;祁连山国家公园国家长期科研基地).长期围封对疏勒河源区高寒草甸地表节肢动物多样性的影响[J].生态学报,2022,第18期
-
曾飞越1,2,3,刘任涛1,2,3,吉雪茹1,2,3,白燕娇1,2,3,杨敏1,2,3(宁夏大学生态环境学院;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沙丘微地形生境蚁丘分布特征及其对恢复过程的响应[J].生态学报,2022,第18期
-
李佳1,薛亚东2,吴波1,李迪强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实验室).气候变化背景下秦岭地区羚牛生境脆弱性评估及适应性保护对策[J].生态学报,2022,第18期
-
陈翔1,2,刘树林3,彭飞3,王涛3(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甘肃省绿洲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中分辨率遥感像元尺度生物土壤结皮覆盖与植被及土壤间的交互关系[J].生态学报,2022,第18期
-
尹辉1,2,3,4,5,田聪6,马倩倩1,2,3,5,吕光辉4,曾凡江1,2,3,5(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荒漠植物根系生态与植被修复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新疆策勒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新疆畜牧科学院草业研究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干扰下骆驼刺潜在分布格局变化特征[J].生态学报,2022,第18期
-
初鼎晋1,2,3,贺康宁1,2,3,林莎1,2,3,左亚凡1,2,3,陈笑1,2,3(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北京市水土保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林业生态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基于遥感与实地调查对潜在可造林区乔木林和灌草地的比较[J].生态学报,2022,第18期
-
张苗苗1,刘廷玺1,2,段利民1,2,王冠丽1,2,杨宇晗1(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内蒙古自治区水资源保护与利用重点实验室).半干旱沙丘与草甸典型植被类型区大气-叶片-凋落物-土壤连续体碳同位素特征[J].生态学报,2022,第18期
-
刘中1,梁伟斌1,潘培丰1,刘懂2,3,陈财2,3,徐耀阳2,4(宁波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宁波城市环境观测研究站).流域氮的科学图谱及其主题演变[J].生态学报,2022,第18期
-
王锋1,张建国2,孙建3,蒙仲举4(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学院).导读[J].生态学报,2022,第18期
-
彭勃,董艺翀(浙江海洋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无居民海岛开发生态损害评估——以象山县大羊屿岛为例[J].生态学报,2022,第18期
-
赵诚诚,潘竟虎(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基于供需视角的黄河流域甘肃段生态安全格局识别与优化[J].生态学报,2022,第17期
-
陈田田1,黄强1,王强2(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三峡库区地表过程与环境遥感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调查监测院).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喀斯特山区生态系统服务关系分异特征及驱动力解析——以贵州省为例[J].生态学报,2022,第17期
-
郑贱成1,谢炳庚1,游细斌2(湖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韶关学院南岭振兴发展研究院).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广东省生境质量时空演变特征[J].生态学报,2022,第17期
-
李其斌,张春雨,赵秀海(北京林业大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经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长白山不同演替阶段针阔混交林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其影响因子[J].生态学报,2022,第17期
-
杨帆1,熊素文1,雷婷1,赵子羽1,刘传虎2(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岳阳市规划勘查设计研究院).城镇化进程中洞庭湖区“三生空间”格局演变与驱动机制[J].生态学报,2022,第17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