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马卓1,2,李亚飞1,2,卢洋1,2,宋芳1,2,郑传涛1,2,王一丁1,2(吉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集成光电子学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吉林大学实验区;吉林省红外气体传感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用于早期火灾探测的红外一氧化碳传感系统[J].光子学报,2022,第5期
  • 张硕实,何辛涛,陈晓东,董建文(中山大学物理学院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拓扑光子晶体与超构光子学(特邀)[J].光子学报,2022,第5期
  • 王惠绩1,2,李楠2,李炫奎3,周成4,宋立军2,5(长春大学理学院;吉林省量子信息技术工程实验室;吉林大学通信工程学院;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基于飞行时间技术的三维关联成像[J].光子学报,2022,第5期
  • 徐哲元1,2,3,蒋英4,2,3,潘安练1,2,3(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大学物理与微电子科学学院;微纳结构物理与应用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光电集成创新研究院).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中激子-极化激元的研究进展(特邀)[J].光子学报,2022,第5期
  • 韦子超,楼益民,胡娟梅,吴锋民(浙江理工大学物理系浙江省光场调控技术重点实验室).基于人眼特性的分区时分复用3D 视网膜投影显示[J].光子学报,2022,第5期
  • 王绪泉1,2,3,汪鸿祎1,2,3,张永刚1,2,黄松垒1,2,方家熊1,2(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传感技术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红外成像材料与器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残差时间计数型InGaAs 脉冲频率调制数字读出电路研究[J].光子学报,2022,第5期
  • 张雨彤1,2,江毅1,崔洋1,冯新星1(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信息光子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包头师范学院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微纳光纤Fabry-Perot 超低温压力传感器研究[J].光子学报,2022,第5期
  • 王棚1,2,孟繁昌2,张滋黎2,王德钊2,3,王珊2,姚恩涛1,王磊4,叶瑞乾4(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长春理工大学;厦门大学).基于光学三角法的芯片凸点高度测量[J].光子学报,2022,第5期
  • 范仁浩,侯本颀,彭茹雯,王牧(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和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二氧化钒相变实现动态可调的亚波长光学材料和器件(特邀)[J].光子学报,2022,第5期
  • 李志远1,宋清海2(华南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微纳光子学”专题导读[J].光子学报,2022,第5期
  • 康彪1,2,吕画青1,2,刘悠嵘1,2,李绍鑫1,2,郑继红1,2(上海理工大学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市现代光学系统重点实验室).采用双单体的丙烯酸酯类光致聚合物材料的全息特性研究[J].光子学报,2022,第5期
  • 孙磊1,2,廖一鹏3,朱坤华3,严欣3(福州大学至诚学院;中国福建光电信息科学与技术创新实验室;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ZnO 图形化阵列制备及其场致发射性能研究[J].光子学报,2022,第5期
  • 王水柔1,陈鹤鸣2,刘雪1,潘万乐1(南京邮电大学电子与光学工程学院.柔性电子(未来技术)学院;南京邮电大学贝尔英才学院).波长间隔为3.2 nm 的电光调制和波分复用集成器件研究[J].光子学报,2022,第5期
  • 刘爱萍1,陈广杰2,陈梁2,徐新标2,张延磊2,王琴1,邹长铃2(南京邮电大学量子信息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集成光子-原子芯片的研究进展(特邀)[J].光子学报,2022,第5期
  • 肖新宇1,熊兵2,陈军1,杨荟楠1,苏明旭1(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上海市动力工程多相流动与传热重点实验室;中国航发四川燃气涡轮研究院).发散光束对消光法颗粒粒径测量影响[J].光子学报,2022,第5期
  • 徐文静1,2,陈杰1,旷章曲3,周莉1,陈鸣1,张成彬1(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韦尔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低压4T-PPD 有源像素的设计与测试[J].光子学报,2022,第5期
  • 范博昭1,2,冯玉涛1,王荃1,高驰1,2,吴阳1,2,韩斌1,2,畅晨光1,李娟1,李奕儒1,2,赵珩翔1,傅頔1(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近红外空间外差拉曼光谱仪研究[J].光子学报,2022,第5期
  • 陈敏1,2,3,殷高方1,3,赵南京1,3,甘婷婷1,2,3,谷梦园1,2,3,亓培龙1,2,3,丁志超1,2,3,王璐1,2,3,冯春1,2,3,张小玲4(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环境光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省环境光学监测技术重点实验室;安徽大学).水质生物毒性测量中藻类光合荧光参数与初始生物量的关系[J].光子学报,2022,第5期
  • 刘孟廷1,2,类维政3,宋丽3,夏思宇4,凤良杰4,董晓浩1,3,王劼1,3(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纳弧度分辨的X 射线单色器布拉格转轴研究[J].光子学报,2022,第5期
  • 齐人铎1,翟彦芬2,张巍1,3,黄翊东1,3(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量子信息前沿科学中心北京市未来芯片技术高精尖创新中心北京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研究中心;奥地利半导体实验室A9524Villach;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热熔融自回流方法制备硫化物玻璃非线性集成光学波导(特邀)[J].光子学报,2022,第5期
  • 闫钧华,胡子佳,朱德燕,陈阳,张寅,俞立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空间光电探测与感知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基于自由曲面的紧凑型离轴三反无焦系统设计[J].光子学报,2022,第5期
  • 洪德铭1,陈桂雄1,王文雯1,赵金威2,周雄图1,3,张永爱1,3,吴朝兴1,3,郭太良1,3(福州大学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中国福建光电信息科学与技术创新实验室;福州大学先进制造学院).基于等离子体处理的微纳复合结构制备及其OLED 光提取性能研究[J].光子学报,2022,第5期
  • 郑怡茵,秦飞,李向平(暨南大学光子技术研究院广东省光纤传感与通信重点实验室).超临界透镜的超衍射极限光场调控研究进展(特邀)[J].光子学报,2022,第5期
  • 芮光浩1,2,詹其文1(上海理工大学光电信息与工程学院;东南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先进光子学中心).基于纳米光子学的手性检测与表征技术(特邀)[J].光子学报,2022,第5期
  • 王衡1,2,李贵新2,梅霆1(西北工业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南方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介电常数近零材料中的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特邀)[J].光子学报,2022,第5期
  • 张毅1,2,傅涵堉1,梁洁1,朱嘉1,周林1(南京大学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光热调控研究中心;浙江工商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萨塞克斯人工智能学院)).碱金属等离激元研究进展:从基础到应用(特邀)[J].光子学报,2022,第5期
  • 钱磊1,2,胡杰1,2,单亚蒙1,2,王俊铎1,2,周鹏2,沈文江1,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学院合肥;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基于MEMS 微镜角度反馈的新型封装应力隔离结构[J].光子学报,2022,第5期
  • 陶芬,薛莲,司尚禹,李中亮,邓彪(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上海光源科学中心).同步辐射晶体单色器高次谐波在光学检测中的应用[J].光子学报,2022,第5期
  • 唐诗瑶,闫军帅,谢家俊,沈炳林,余文慧,李艳萍,胡睿,屈军乐,刘丽炜(深圳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教育部/广东省光电子器件与系统重点实验室).基于数字微镜器件的高时空分辨选择性光刺激系统[J].光子学报,2022,第5期
  • 吴赟琨1,2,任希锋1,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量子信息与量子物理协同创新中心).银纳米线波导在量子光学中的应用(特邀)[J].光子学报,2022,第5期
首页 上一页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