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明学1,2,李圣鑫1,2,余梦3,皇甫立志2,容彬1,熊光耀1(华东交通大学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性能监测与保障国家重点实验室;大功率交流传动电力机车系统集成国家重点实验室;南昌铁路局通达工贸有限责任公司).高寒地区列车遭遇暖湿气流后轮轨界面黏着与车轮损伤响应行为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22,第12期
-
王立平(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序言[J].中国机械工程,2022,第12期
-
刘雪梅1,冯焱1,杨振2,李爱平1,卢军国2(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冗余机器人喷涂系统改进人工鱼群逆运动学求解算法[J].中国机械工程,2022,第11期
-
易茜,李聪波,潘建,张友(重庆大学机械传动国家重点实验室).薄板类零件加工精度可靠性分析及工艺参数优化[J].中国机械工程,2022,第11期
-
吴利锋1,2,吕勇1,2,袁锐1,2,朱熹1,2,游俊1,2(武汉科技大学冶金装备及其控制教育部重点试验室;武汉科技大学机械传动与制造工程湖北省重点试验室).改进的正弦辅助多元经验模式分解及其在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机械工程,2022,第11期
-
黄志超1,胡兆骁1,刘帅红1,蔺永诚2,姜玉强1,周泽杰1(华东交通大学载运工具与装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SPFC440钢/5052铝自冲铆接头与胶铆复合接头腐蚀性能对比[J].中国机械工程,2022,第11期
-
姜万录1,2,李满1,2,张培尧1,2,赵亚鹏1,2,张淑清3(燕山大学河北省重型机械流体动力传输与控制重点实验室;燕山大学先进锻压成形技术与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燕山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基于全矢增强深度森林的旋转设备智能故障诊断方法[J].中国机械工程,2022,第11期
-
晋超1,权龙1,夏连鹏1,2,葛磊1,赵斌1(太原理工大学新型传感器与智能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三一重机有限公司).储能液压缸协同驱动重型机械臂系统研究与优化[J].中国机械工程,2022,第11期
-
宁湘锦1,2,3,汪小凯1,2,3,华林1,2,3,韩星会1,2,3,张科1,2,3(武汉理工大学现代汽车零部件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理工大学汽车零部件技术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绿色精密成形技术与装备湖北省工程中心).超大型环件径轴向轧制过程稳定性与圆度自适应控制方法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22,第11期
-
李冲,童玉健,梁康,钟伟,方记文(江苏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压电驱动微型精密夹持机构设计与实验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22,第11期
-
孙船斌1,2,沈民民1,2,童宝宏1,2,黄虎3,张坤3(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特种重载机器人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福马汽车零部件集团有限公司).变工况下车辆燃油箱多孔挡板抑浪机理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22,第11期
-
朱建旭1,2,赵丁选1,2,巩明德1,2,陈浩1,2,杨梦轲2,3(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河北省特种运载装备重点实验室;燕山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应急救援车辆主动悬挂系统能耗与发动机的功率匹配控制[J].中国机械工程,2022,第11期
-
张明1,智鹏鹏2,3,霍文彪1,李志永1(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技术研究中心;电子科技大学长三角研究院(湖州);电子科技大学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地铁车辆轮缘润滑装置吊架断裂机理和试验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22,第11期
-
王仙业,刘海涛,黄田(天津大学机构理论与装备设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一种平面闭链腿式机构的尺度参数优化设计[J].中国机械工程,2022,第11期
-
易军1,2,龚志锋2,易涛2,周炜1,2(难加工材料高效精密加工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齿根过渡圆弧对全齿槽成形磨削温度和残余应力影响的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22,第11期
-
赵富强1,2,李钊钰1,高智颖1,吴红庆1,牛志刚2(太原科技大学重型机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太原理工大学极地工程与装备研究院).含间隙关节的双推杆机械臂运动特性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22,第11期
-
訾宝1,丁哲宇2,吴乙万1,白鸿柏1(福州大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金属橡胶包覆阻尼结构高温力学建模与试验[J].中国机械工程,2022,第11期
-
赵志宏1,2,李乐豪2,杨绍普1,李晴2(石家庄铁道大学省部共建交通工程结构力学行为与系统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石家庄;石家庄铁道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石家庄).一种无监督的轴承健康指标及早期故障检测方法[J].中国机械工程,2022,第10期
-
蒋佳炜,胡以怀,方云虎,张陈,芮晓松,汪猛(上海海事大学商船学院).基于多尺度时域平均分解和模糊熵的船用风机故障诊断方法[J].中国机械工程,2022,第10期
-
张阳1,高曙1,何伟2,蔡菁1(武汉理工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武汉;闽江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福州).基于多模型融合的内河船舶航行轨迹预测方法[J].中国机械工程,2022,第10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