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梁转转1,王国富1,覃觅觅1,叶金才2,林建强1(广西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学院).2.4/4.8/7.2 GHz三频段谐波雷达天线的研究与设计[J].强激光与粒子束,2023,第3期
  • 刘迎喜1,伍捍东1,任宇辉2(西安恒达微波技术开发公司;西北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适用于高强度辐射场构建的多模反射面天线[J].强激光与粒子束,2023,第3期
  • 刘智搏,马琼,周巡,隗雨,康宏向(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辐射医学研究所).不同功率密度1064 nm激光辐照下小鼠皮肤热损伤研究[J].强激光与粒子束,2023,第3期
  • 周文中1,2,3,潘卫民1,3,葛锐1,3,贺斐思1,李中泉1,王子晗1,3,米正辉1,黄彤明1,戴劲1,马强1,徐妙富1,李梅1,王小龙1,2,刘佰奇1,张新颖1,刘华昌1,2,彭军1,2,王生1,2,3(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双spoke超导腔设计[J].强激光与粒子束,2023,第3期
  • 赵征,周亮,栾小燕,张明,杨鸿飞(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二研究所).新型小体积伪火花开关研制[J].强激光与粒子束,2023,第3期
  • 王伟,张瑞峰(天津大学微电子学院).基于FPGA的高分辨率数字时间转换器[J].强激光与粒子束,2023,第3期
  • 张澍霖,朱国利,董光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七研究所激光雷达与大功率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微纳光纤镀铂金膜锁模光纤激光器[J].强激光与粒子束,2023,第3期
  • 任三孩1,古松2,谭谦1,叶新1,方进勇2(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西安分院).电子诱发波导微放电实验研究[J].强激光与粒子束,2023,第3期
  • 奚小明1,2,杨保来1,2,张汉伟1,2,潘志勇1,2,黄良金1,2,王鹏1,2,杨欢1,2,史尘1,2,闫志平1,2,陈子伦1,2,王小林1,2,韩凯1,2,王泽锋1,2,周朴1,许晓军1,2(国防科技大学前沿交叉学科学院;国防科技大学南湖之光实验室).LD直接泵浦全光纤激光器输出功率突破20 kW[J].强激光与粒子束,2023,第2期
  • 余道杰1,贺凯1,郭柏森1,2,雷顺天1,柴梦娟1,王东1,田周泰1(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信息系统工程学院;郑州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无人机定位系统辐照干扰失效全过程与机理分析[J].强激光与粒子束,2023,第2期
  • 杜子韦华1,张晓琴1,朱洪斌1,肖鹏1,余翔1,谢彦召2(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高频电磁干扰对传输线耦合全波建模方法[J].强激光与粒子束,2023,第2期
  • 朱军高1,赵媛1,赖美福1,古永力1,徐世祥2,周沧涛1,卢海洋1(深圳技术大学工程物理学院先进材料测试技术研究中心深圳市超强激光与先进材料技术重点实验室;深圳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深圳市微纳光子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广东省共建光电子器件和系统重点实验室).激光加速质子束空间电荷力研究[J].强激光与粒子束,2023,第2期
  • 袁磊1,王毕艺2,罗超3,郦文忠1,冉均均1,柳建1,3(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光电信息控制和安全技术重点实验室;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红外探测系统的激光辐照热效应仿真分析[J].强激光与粒子束,2023,第2期
  • 肖德龙,王小光,王冠琼,毛重阳,孙顺凯(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7~8 MA条件下MagLIF集成实验关键问题理论研究与设计[J].强激光与粒子束,2023,第2期
  • 胡林林,孙迪敏,黄麒力,卓婷婷,龚胜刚,胡鹏,蒋艺,马国武,陈洪斌,马弘舸(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105/140 GHz双频兆瓦回旋管实现1.0 MW脉冲输出[J].强激光与粒子束,2023,第2期
  • 邵琢瑕,高辉,张海燕,胡保进(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束流轨道快校正磁铁电源研究进展[J].强激光与粒子束,2023,第2期
  • 李阳1,李武元1,赵全堂1,刘学博1,李中平1,杨博1,严维伟1,毛旺1,罗昌丽1,2,苏有武1(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10 MeV同轴腔电子加速器辐射屏蔽设计[J].强激光与粒子束,2023,第2期
  • 邱瑞阳1,2,黄蔚玲1,2,曾磊1,2,徐智虹1,2,李芳1,2,孟鸣1,2,杨涛1,2,王安鑫1,2,刘孟宇3,孙纪磊1,2,徐韬光2(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散裂中子源RCS注入区H~0CT测量系统研制[J].强激光与粒子束,2023,第2期
  • 熊健1,刘海1,宣伟民1,2,许宇鸿1(西南交通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CFQS装置准环对称测试用磁体电源系统设计[J].强激光与粒子束,2023,第2期
  • 卫兵,李勇,康军军,郭帆,周良骥(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脉冲功率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测量微秒量级脉宽方波信号的电容分压器[J].强激光与粒子束,2023,第2期
  • 王翔宇,卢彦雷,朱郁丰,方旭,乔汉青,张兴家(西北核技术研究所先进高功率微波技术重点实验室).紧凑型高功率亚纳秒脉冲压缩装置的设计研制[J].强激光与粒子束,2023,第2期
  • 周鹏1,万城亮1,袁华1,程紫东1,李鹏飞1,张浩文1,崔莹1,2,张红强1,2,陈熙萌1(兰州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兰州大学稀有同位素前沿科学中心).低能电子穿越绝缘体微孔膜动力学过程研究[J].强激光与粒子束,2023,第2期
  • 陈丽萍1,2,许永建2,於子辰1,2,汪日新2,3,彭旭峰2,3,徐益臻2,3,于玲2(安徽大学物质科学与信息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基于消失点检测算法的束靶红外图像畸变校正[J].强激光与粒子束,2023,第2期
  • 张锐,周丹丹,田小程,周维,党钊,姚轲,赵军普,柴向旭,黄小霞,黄智蒙,李平,冯斌,彭志涛,胡东霞,朱启华,郑万国(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高功率激光装置实现CBET研究所需的四色光输出[J].强激光与粒子束,2023,第2期
  • 张景淇1,2,秦风2,3,高原2,3,钟受洪2,3,王震2,3(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复杂电磁环境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宽带高抑制性能电磁脉冲防护电路设计与实验[J].强激光与粒子束,2023,第2期
  • 马敬伟,周东方,张毅,吕大龙(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一种辐射零点可控的紧凑型滤波贴片天线[J].强激光与粒子束,2023,第2期
  • 叶毅,龙全红,廖树清,刘云龙,李铭玮(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1.5 T磁感应强度水冷式螺线管线圈结构设计及仿真研究[J].强激光与粒子束,2023,第2期
  • 刘楠1,刘毅1,2,李柳霞1,2,丁悦1,林福昌1,2,许元钊3,赵伟华4(强电磁工程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学院);华中科技大学脉冲功率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态环境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生态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中心;长江科学院流域水环境研究所).脉冲电场防治水生生物附着[J].强激光与粒子束,2023,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0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