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丁煌,梁健(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从话语到共识:话语如何影响政策制定——以平台经济监管政策为例[J].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2022,第6期
-
李智超1,李奕霖2(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应急管理学院;华东政法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横向合作与纵向干预:府际合作如何影响环境治理?——基于三城市群的比较研究[J].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2022,第6期
-
吴金鹏(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民共同生产行为:文献评述、研究框架与未来展望[J].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2022,第6期
-
陈子韬1,李俊,吴建南1,2(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区域政府间协同如何发生?——汾渭平原大气污染防治的案例研究[J].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2022,第6期
-
刘燕,叶晴琳(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动机与能力:成都平原经济区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的政策研究[J].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2022,第6期
-
李尧磊(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中国乡村振兴过程中“制造亮点”的多层级逻辑——基于中部桥镇的案例研究[J].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2022,第6期
-
李晗冰1,2,王志涛1(河南工业大学管理学院;马来西亚管理与科学大学).身份认同、乡村治理与返贫阻断——基于脱贫村创业减贫实践的多案例研究[J].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2022,第6期
-
唐煜金1,唐重振2(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桂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与传媒学院).“权力-利益”视阈下的乡村产业治理逻辑——基于L村罗汉果产业开发的个案考察[J].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2022,第6期
-
栗伊萱,刘文璋(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乡镇政府负担生成的三重机制——一个组织学的解释框架[J].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2022,第6期
-
韩金成(华侨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邻避设施决策的公共价值失灵危机及其治理——基于J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实证考察[J].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2022,第6期
-
张文显(中国法学会;中国法学会学术委员会).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自主性现代化理论[J].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2022,第6期
-
徐勇(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事实与逻辑:成体系的概念建构[J].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2022,第6期
-
周黎安(北京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国家治理理论的自主性探索[J].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2022,第6期
-
李维安(南开大学中国公司治理研究院).中国公司治理自主概念体系探索[J].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2022,第6期
-
吴建南.中国式协同治理:不仅仅是大气污染防治的故事[J].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2022,第6期
-
张文显,辛向阳,徐勇,王绍光,燕继荣,薛澜,刘守英,王天夫,杨光斌,周黎安,李维安,唐世平,王铮,蒋良竹,杨思远(中国法学会;中国法学会学术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党委;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清华大学;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北京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中国公司治理研究院;复旦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迈向自主知识体系的自主概念建构:跨学科观点[J].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2022,第6期
-
辛向阳(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建构中国特色自主知识体系必须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J].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2022,第6期
-
王绍光(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自觉、自信、自主:关于知识体系与概念建构的思考[J].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2022,第6期
-
燕继荣(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发展导向的知识贡献[J].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2022,第6期
-
薛澜(清华大学;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公共管理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分析与思考[J].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2022,第6期
-
刘守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中国经济学知识体系的自主性和一般性[J].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2022,第6期
-
王天夫(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构建数字时代社会理论的历史性机遇[J].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2022,第6期
-
杨光斌(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历史政治学与中国政治学原理重构[J].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2022,第6期
-
唐世平(复旦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玩概念,不是玩标签:兼论“概念分析”[J].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2022,第6期
-
唐重振.专题引论[J].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2022,第6期
-
本刊编辑部.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公共管理学科高质量发展[J].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2022,第6期
-
孙柏瑛1,2,周保民1(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政府注意力分配研究述评:理论溯源、现状及展望[J].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2022,第5期
-
汪曲,许愉(汕头大学法学院公共管理系).何以驱动基层公务员担当作为: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J].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2022,第5期
-
熊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与健康研究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急管理学院).政策变迁中的反馈机制:一个“理念-工具”分层框架——以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减负”政策为例[J].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2022,第5期
-
吴磊,杜耐可(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学院).外部环境、组织治理与慈善组织风险——基于多案例的定性比较分析[J].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2022,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