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洪长晖,王可佳(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从“出道”到“出圈”:虚拟偶像柳夜熙的多维透视[J].文化软实力研究,2022,第6期
-
韩晗(武汉大学景园规划设计研究院).走向城市发展学的我国工业遗产研究(2002—2021)——基于中国知网中文学术期刊论文的知识图谱分析[J].文化软实力研究,2022,第6期
-
蔡扬波(重庆三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增强国家物质凝聚力目标下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研究[J].文化软实力研究,2022,第6期
-
樊星(武汉大学文学院).鄂西文化的软实力一瞥[J].文化软实力研究,2022,第6期
-
田宝祥(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一带一路”视域下陇东文化的深化与转化[J].文化软实力研究,2022,第6期
-
唐富满,钟凯龙(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转向与在场:中共中央新闻发布制度的双重意蕴[J].文化软实力研究,2022,第6期
-
张萱,宋熹(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趋向公共文化空间生态建构的我国实体书店研究——基于中国知网中文期刊的文献计量分析(2020—2022)[J].文化软实力研究,2022,第6期
-
张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国家文化与国民文化影响力的提升研究——评《国家文化与国民文化的构造及其转换》[J].文化软实力研究,2022,第6期
-
杜云飞(康奈尔大学亚洲研究系).评《情感地理学与华语离散叙事》[J].文化软实力研究,2022,第6期
-
本刊编辑部.在"变"与"不变"中深耕文化产业研究——范玉刚教授访谈录[J].文化软实力研究,2022,第6期
-
王学荣(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同频共振与互涵互摄:“新时代”“新思想”与“基本方略”的内在逻辑理路[J].文化软实力研究,2022,第6期
-
翁春萌,陈子阳(武汉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文化记忆理论视角下三线工业遗产的活化研究态势及展望[J].文化软实力研究,2022,第6期
-
欧梨成1,2,王壹1,3,韩飞1,靳旭鹏1,4,张腾之1,5(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机器智能研究(英文)》编辑部;农民日报社;中国外文局教育培训中心;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作为“Z世代”的全日制本科在校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研究——基于63所高校的调查[J].文化软实力研究,2022,第6期
-
彭益民,周正刚(中共湖南省委党校).促进文化产业协调发展问题初探[J].文化软实力研究,2022,第5期
-
黎启国,朱林枫(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乡村振兴视角下皖西小三线工业遗存开发与利用的思考 ——以霍山县诸佛庵镇为例[J].文化软实力研究,2022,第5期
-
宗祖盼,刘欣雨(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试论全国统一大市场对文化产业的影响[J].文化软实力研究,2022,第5期
-
林霁月(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研究进路与学术取向[J].文化软实力研究,2022,第5期
-
黄永健,蔡佳俊(深圳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艺术参与新时代中华哲学文化建构研究[J].文化软实力研究,2022,第5期
-
王德威(哈佛大学东亚系;哈佛大学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知识分子·文学作家:当代小说四家* ——在深圳大学的演讲[J].文化软实力研究,2022,第5期
-
冯天瑜(武汉大学).《近代化进程中的汉口文化娱乐业(1861—1949)》(修订版)序一[J].文化软实力研究,2022,第5期
-
姚彬彬(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五四”前后学人的佛教观与文化自信问题[J].文化软实力研究,2022,第5期
-
傅才武.《近代化进程中的汉口文化娱乐业:1861—1949——以汉口为主体的中国娱乐业近代化道路的历史考察》[J].文化软实力研究,2022,第5期
-
本刊编辑部."文化产业的兴起是20世纪末以来中国文化变迁的一个重要表征"——单世联教授访谈录[J].文化软实力研究,2022,第5期
-
张龙(黄冈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三线工业文化资源的现代价值外延 ——对黔南州相关情况的调研报告[J].文化软实力研究,2022,第5期
-
秦然然(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文化产业园区创新发展的模式与路径 ——“文化产业园区创新发展高峰论坛”综述[J].文化软实力研究,2022,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