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钊(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运用红色资源培育青年奋斗精神的价值与方略[J].青年学报,2023,第6期
-
汪金英,潘祖贤(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数字焦虑的具体表征、生成逻辑及应对策略[J].青年学报,2023,第6期
-
王天恩(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健康医学院).数字社会人的主体性际遇[J].青年学报,2023,第6期
-
吴满意,刘超(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数字时代青年价值主体性建构:内涵解析、核心指向与实践路径[J].青年学报,2023,第6期
-
蓝江,刘煜洲(南京大学哲学系;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数字共同体与青年人文素质的培养[J].青年学报,2023,第6期
-
胡国(广州市团校;广东省中学共青团;全国学校共青团研究中心).高中“青马工程”的时代价值、探索实践与对策建议[J].青年学报,2023,第6期
-
王雪冰(江南大学物联网工程学院).亚文化视域下青年新喜剧消费的逻辑及引导[J].青年学报,2023,第6期
-
黄梦圆(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关于增强新时代青年“听党话、跟党走”政治信念的思考[J].青年学报,2023,第6期
-
代玉启,于小淳(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定位研究40 年:回顾与展望[J].青年学报,2023,第6期
-
骆军,雷松源(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当代青年网络虚拟自我的主体性困境与超越[J].青年学报,2023,第6期
-
张晓晔,俞志元,彭诗琪,胡凤松(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香港大学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学系).青少年生涯目标感形成路径的实证研究 ——基于跨年龄同伴辅导项目的分析[J].青年学报,2023,第6期
-
苏嘉烨(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全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挑战与应对[J].青年学报,2023,第6期
-
胡献忠,匡颖晨(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以政治思维把握党的青年工作的基本逻辑与实现路径 ——重读毛泽东《青年团的工作要照顾青年的特点》[J].青年学报,2023,第6期
-
胡宏(上海市向明中学).党建带团建推动高中学生共产主义学校实践探索 ——以上海市向明中学为例[J].青年学报,2023,第6期
-
苏智良,王鑫鹏(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上海青年与青年上海 ——上海开埠180 年来青年踔厉奋发的历程[J].青年学报,2023,第6期
-
徐敭,徐光寿(安徽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陈延年对伟大建党精神的践行[J].青年学报,2023,第6期
-
范策(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年学研究范式刍议[J].青年学报,2023,第6期
-
刘新华1,汪云龙2(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以人工智能赋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思考 ——基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分析[J].青年学报,2023,第5期
-
张智,朱芷萱(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新时代青年凝心铸魂[J].青年学报,2023,第5期
-
黄蓉生1,刘涛2(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高校培养新时代好青年的战略策略方略[J].青年学报,2023,第5期
-
刘佳(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群团组织政治引领的制度形态及其差异性研究 ——基于共青团与工会的比较分析[J].青年学报,2023,第5期
-
许瑞芳,纪晨毓(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质量发展视域中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思考[J].青年学报,2023,第5期
-
贾慧(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以“马克思的人格精神”涵育新时代好青年论析[J].青年学报,2023,第5期
-
张建晓(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形象建设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青年学报,2023,第5期
-
李梦艺(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乡村青年工匠艺人群体发展的困顿与调适[J].青年学报,2023,第5期
-
彭镇聪1,钱嫦萍1,曾镇坚2(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部分青年“躺平”的物化症候、衍生困境及破解之道[J].青年学报,2023,第5期
-
张国启,曾碧兰(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青年政治引领的话语变革[J].青年学报,2023,第5期
-
李济沅(浙江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中心).重大国际性赛会志愿服务的育人功能及实现路径探究 ——以杭州亚运会为例[J].青年学报,2023,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