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赵振祥1,2,杜澳3,林得惠3(厦门理工学院;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厦门理工学院影视与传播学院).中国形象的国际诠释——以德国媒体北京冬奥会报道为例[J].新闻春秋,2022,第6期
  • 高金萍,朱一达(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让国际受众成为“同路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视域下的认同研究[J].新闻春秋,2022,第6期
  • 周蔚华1,2,张艳彬2(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复兴”话语建构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探索[J].新闻春秋,2022,第6期
  • 周勇,李兴博(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从陕北公学到华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红色新闻教育的溯源[J].新闻春秋,2022,第6期
  • 郭慧玲(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救国图强一片心”:吴玉章的新闻宣传活动及其思想演变[J].新闻春秋,2022,第6期
  • 徐敬宏,张剑峰(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社交媒体时代灾难报道中知情权与隐私权的冲突与平衡[J].新闻春秋,2022,第6期
  • 周怡靓1,曾培伦2,张雨3(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吉林大学文学院).新冠疫情期间区级融媒体中心的治理效能与优化路径——以上海16个区融媒体中心微信公众号为例[J].新闻春秋,2022,第6期
  • 徐开彬,何昕晔(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跨越国界的共在:海外华人女性论坛中的社会支持互动[J].新闻春秋,2022,第6期
  • 王咏梅,刘林(山东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胡政之离开《新社会报》的原因辨析[J].新闻春秋,2022,第6期
  •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返本开新:华夏文明的历史传承与国际传播”第十二届世界华文传媒与华夏文明国际学术研讨会圆满举行[J].新闻春秋,2022,第6期
  • (中国新闻史学会秘书处).中国新闻史学会第六届常务理事会第五次会议在湖南大学召开[J].新闻春秋,2022,第6期
  • 朱清河1,2,尤成1(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宣传教育基地).“党管媒体”的思想生成、实践发展与理论逻辑[J].新闻春秋,2022,第5期
  • 赵云泽1,2,项甜甜2(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社交媒体中健康争议性话题传播研究[J].新闻春秋,2022,第5期
  • 任航,贾斐然,张兴宇(东北师范大学传媒科学学院(新闻学院)).新冠肺炎疫情视野下老年群体数字融入的“三重困境”与应对路径[J].新闻春秋,2022,第5期
  • 叶俊1,2,田汾晋3(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中国网信事业的历史轨迹与思想进路[J].新闻春秋,2022,第5期
  • 蒋建国(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报刊的发行、阅读及其影响[J].新闻春秋,2022,第5期
  • 刘瑞一1,矫立斌2(光明日报社新闻研究部;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中国网络视频的研究脉络与热点议题(1996-2021)——基于CSSCI期刊论文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新闻春秋,2022,第5期
  • 刘晓程1,2,吴丽燕1(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兰州大学公共关系与战略传播研究中心).中华民族共同体视阈下的民族政策传播:内涵、功能与框架[J].新闻春秋,2022,第5期
  • 杨先顺1,2,陈子豪3(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媒体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暨南大学传播与国家治理研究院;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儒家伦理视域下大数据营销传播从业者道德意志的培育路径探究[J].新闻春秋,2022,第5期
  • 郭建斌,唐思诗(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媒体人类学到底给中国传播研究带来了什么?——兼谈“民族志传播研究”[J].新闻春秋,2022,第5期
  • 荣雪燕,陈力丹(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德国《图片报》的运营模式:让报纸成为“畅销商品”[J].新闻春秋,2022,第5期
  • (《新闻春秋》编辑部).中国新闻史学会成功举办IAMCR专题研讨会“新闻的观念及其历史根源”[J].新闻春秋,2022,第5期
  • 吴洁1,许向东2,1(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网络舆论圈层化:逻辑生成、发展深化与生态治理[J].新闻春秋,2022,第4期
  • 朱博研1,程红2(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影视艺术系).《北华捷报》与英国对华贸易政策的制定[J].新闻春秋,2022,第4期
  • 褚金勇,韩雪迪(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被记忆的“初心”:《人民日报》“七一”社论中的初心叙述与使命表达[J].新闻春秋,2022,第4期
  • 李兴博(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继往开来:2021年中国的新闻传播史研究综述[J].新闻春秋,2022,第4期
  • 李频(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中华书局发展史上四年“公私合营”管窥——以《人民日报》对财政经济出版社的两篇报道为视角[J].新闻春秋,2022,第4期
  • 阎晓阳,张权(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东方杂志》与作为“知识”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J].新闻春秋,2022,第4期
  • 倪延年(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早期中国新闻人群体的初现及古代新闻人的历史演变——公元前722年至公元1912年中国新闻人的足迹[J].新闻春秋,2022,第4期
首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共有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