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李占鹏(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吴新雷:昆剧学构建与昆剧史还原[J].南大戏剧论丛,2022,第2期
  • 杨志敏(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卢前与20世纪前期中国戏曲[J].南大戏剧论丛,2022,第2期
  • 张军(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陆镜若赴日考[J].南大戏剧论丛,2022,第2期
  • 张璐(天津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中国当代戏剧的“现代化”与“民族化”——以《萨勒姆的女巫》中国之旅为例[J].南大戏剧论丛,2022,第2期
  • 刘淑丽(烟台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论开埠对天津演剧空间物质近代化之影响[J].南大戏剧论丛,2022,第2期
  • 郭建鹏(聊城大学文学院).《吴梅全集》校补[J].南大戏剧论丛,2022,第2期
  • 马慧(上海戏剧学院外国戏剧研究中心).“垮掉”的阿尔托与“嚎叫”的诗人[J].南大戏剧论丛,2022,第2期
  • 王之,赵晓红(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闽南“来音戏”现象及其文化意义[J].南大戏剧论丛,2022,第2期
  • 盛菀(南京大学文学院浙江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美国五十年代“奥尼尔热”之探析[J].南大戏剧论丛,2022,第2期
  • 罗慧林(南京大学文学院).电影哲学:以无的艺术性抵抗有的过实性——《爱情神话》中被忽视的多元空间意识[J].南大戏剧论丛,2022,第2期
  • 朱言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艺术学院).爱森斯坦对中国现代电影理论的影响[J].南大戏剧论丛,2022,第2期
  • 王宇轩,李玲玲(南京大学文学院戏剧影视艺术系).视觉政治与影像革命——论左翼电影的人物造型设计[J].南大戏剧论丛,2022,第2期
  • 苗怀明(南京大学文学院).吴梅南下执教与南京大学戏剧学科的初创[J].南大戏剧论丛,2022,第2期
  • 陆炜(南京大学文学院).品味愫方[J].南大戏剧论丛,2022,第2期
  • 田野(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清中期戏曲家刘可培家世生平与创作考辨[J].南大戏剧论丛,2022,第2期
  • 刘桂诚(南开大学文学院).拯救戏剧观众——萨特与阿伦特对海德格尔“常人”概念剧场意义的诠释[J].南大戏剧论丛,2022,第2期
  • 李兴阳(南京大学文学院).中国早期本土电影理论的开创——系列研究之一:侯曜电影理论析要[J].南大戏剧论丛,2022,第2期
  • 韦漪(南京大学文学院戏剧影视艺术系).物质主义的形式主义:穆时英电影艺术观析要(1935—1937)[J].南大戏剧论丛,2022,第2期
  • 翟月琴(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新剧杂志》与上海早期演剧评论[J].南大戏剧论丛,2022,第1期
  • 高子文(南京大学文学院).“完整性”的抛弃与“戏剧”的解体:从黑格尔到雷曼[J].南大戏剧论丛,2022,第1期
  • 陈恬(南京大学文学院).沉浸与操纵:论耳机剧场的听觉构作[J].南大戏剧论丛,2022,第1期
  • 李玫琦(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现实主义对主流话语的依附与游离——以《龙须沟》生产机制为中心[J].南大戏剧论丛,2022,第1期
  • 杨鹏鑫,丁亚婷(南京大学文学院).中国与北美电影票房分布结构:一个计量电影学的视角[J].南大戏剧论丛,2022,第1期
  • 陈世雄(中央戏剧学院戏剧艺术研究所;厦门大学电影学院).从《真正的钦差大臣》看戏剧批评的多样性[J].南大戏剧论丛,2022,第1期
  • 夏波(中央戏剧学院学报社).当前戏剧经典作品再创作的几个问题[J].南大戏剧论丛,2022,第1期
  • 何萃(扬州大学文学院).论李渔传奇“曲”之“戏剧化”观念及其策略[J].南大戏剧论丛,2022,第1期
  • 张芳(澳门科技大学国际学院).艺术批评、现实批评与学术批评——民国《桃花扇》主旨批评研究[J].南大戏剧论丛,2022,第1期
  • 康斌(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启蒙立场与“十七年”话剧文学研究——评申燕的《1949—1966年“社会主义戏剧”研究》[J].南大戏剧论丛,2022,第1期
  • 胡星亮(南京大学文学院).南京大学戏剧学科的学术精神和传统[J].南大戏剧论丛,2022,第1期
  • 孙书磊(南京大学文学院).钱南扬治学传统对吴梅的突破及其成因——兼论钱南扬对南京大学戏曲学术传统的贡献[J].南大戏剧论丛,2022,第1期
首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共有2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