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朱顺妮1,2,3,刘芬1,2,3,4,樊均辉5,李显强5,王忠铭1,2,3(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可再生能源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研究开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广东三新能源环保有限公司).微藻生物能源研究现状及展望[J].新能源进展,2018,第6期
  • 黎华玲1,2,3,陈永珍1,2,3,宋文吉1,2,3,涂小琳1,2,3,冯自平1,2,3,黄敦新4,吴文峰4(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可再生能源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研究开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广州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分所).锂离子动力电池的电极材料回收模式及经济性分析[J].新能源进展,2018,第6期
  • 张永辉1,闵永军1,徐俊明2(南京林业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车用典型生物燃料的组分及理化特性对比研究[J].新能源进展,2018,第6期
  • 熊莲1,2,3,4,胡安1,5,黄超1,2,3,4,郭海军1,2,3,4,张海荣1,2,3,4,陈雪芳1,2,3,4,陈新德1,2,3,4(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可再生能源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研究开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中科院广州能源所盱眙凹土研发中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纳米科学技术学院).碳酸钠改性对凹凸棒石理化性能的影响[J].新能源进展,2018,第6期
  • 胡双清1,2,3,4,王亚琢2,3,4,顾菁2,3,4,袁浩然2,3,4,陈颖1,陈勇1,2,3,4(广东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可再生能源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研究开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城市固体废弃物中氯含量的分析方法比较[J].新能源进展,2018,第6期
  • 彭垚1,2,郭常青1,谭弘毅1,刘光华3,闫常峰1,2(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百大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CO2钙基吸附剂在急速加热下释放机理的研究[J].新能源进展,2018,第6期
  • 曹建明1,熊玮1,2,李雯霖1,张叶娟1(长安大学汽车学院;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技术中心).粘性平面液膜喷入可压缩气流中的线性稳定性分析[J].新能源进展,2018,第6期
  • 苏静1,2,刘姝伶1,张灵志1(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交联型水性粘结剂的制备及其在磷酸铁锂正极的应用研究[J].新能源进展,2018,第6期
  • 徐宏东,高海波,林治国,杜康立,卢炳岐,杨再明(武汉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纯电动船复合储能系统的设计与优化[J].新能源进展,2018,第6期
  • 李茜1,2,3,4,赵聪1,2,3,4,李宇萍1,2,3,张兴华1,2,3,陈伦刚1,2,3,王晨光1,2,3(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可再生能源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研究开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CO2捕集的生物质化学链气化制备合成气系统分析[J].新能源进展,2018,第6期
  • 朱妤婷1,2,3,4,刘竞1,2,3,4,吕微1,2,3,REUBROYCHAROEN Prasert5,王晨光1,2,3(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可再生能源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研究开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泰国朱拉隆功大学科学学院化学技术系).碱氧化松木制取单酚化学品[J].新能源进展,2018,第6期
  • 丛晓荣1,2,3,4,杨楚鹏5,毛小平6,刘丽华1,2,3,4,杨睿1,2,3,4,苏明1,2,3,4(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研究开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广州天然气水合物中心;国土资源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西南巴伦支海天然气水合物分布与富集成藏[J].新能源进展,2018,第6期
  • 任逸伦1,2,胡金龙1,3,仲皓想1,路继群1,3,张灵志1(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高比能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研究进展[J].新能源进展,2018,第5期
  • 蒋丽群1,2,3,郑安庆1,2,3,王小波1,2,3,赵增立1,2,3,李海滨1,2,3(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可再生能源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研究开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生物质定向快速热解制备左旋葡聚糖和芳烃的研究进展[J].新能源进展,2018,第5期
  • 陈雪芳1,2,3,郭海军1,2,3,熊莲1,2,3,张海荣1,2,3,黄超1,2,3,陈新德1,2,3(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可再生能源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研究开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秸秆高值化综合利用研究现状[J].新能源进展,2018,第5期
  • 李靖1,2,3,4,朱川生1,2,3,4,李华山1,2,3,王令宝1,2,3,龚宇烈1,2,3(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可再生能源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研究开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采用不同集热器的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经济性分析[J].新能源进展,2018,第5期
  • 陆源1,2,3,4,郇昌梦1,2,3,4,齐帅1,2,3,5,詹勇军1,2,3,刘红莎1,2,3,5,肖秀娣1,2,3,徐刚1,2,3(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可再生能源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研究开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静电纺丝用于制备有机相变储热纤维的研究进展[J].新能源进展,2018,第5期
  • 张亮1,2,3,连晶红1,2,3,闫常峰1,2,3,郭常青1,3,4(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广东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研究开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百大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Mo2C/Al2O3的制备及其催化二甲醚水蒸气重整性能研究[J].新能源进展,2018,第5期
  • 王琼1,2,3,刘云云4,叶三成4,刘姝娜1,2,3,亓伟1,2,3,王忠铭1,2,3,袁振宏1,2,3,5(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可再生能源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研究开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陕西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生物质能源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玉米芯产糠醛残渣的热解利用分析[J].新能源进展,2018,第5期
  • 李扬1,2,3,4,陈明彪1,2,3,林仕立1,2,3,4,宋文吉1,2,3,冯自平1,2,3,蒋海洲5(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可再生能源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研究开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磷酸铁锂电池内阻连续动态测量与分析[J].新能源进展,2018,第5期
  • 张彩红1,2,3,4,刘琪英1,2,3,王海永1,2,3,4,王晨光1,2,3,马隆龙1,2,3(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可再生能源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研究开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纤维素温和条件下一步水热法制备甲烷的研究[J].新能源进展,2018,第5期
  • 林勇军1,2,3,4,何兆红1,3,4,黄宏宇1,3,4,陈颖2,邓立生1,3,4,窪田光宏5(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广东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可再生能源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研究开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名古屋大学).新型吸附式制冷系统吸附床的研究进展[J].新能源进展,2018,第5期
  • 程鹏1,2,3,4,袁浩然1,2,4,邓丽芳1,2,4,董格1,2,4,陈勇1,2,4,单锐1,2,4(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可再生能源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广东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研究开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基于广州市政垃圾渗滤液的MFC性能及阳极微生物分析[J].新能源进展,2018,第5期
  • 姚彦伊,王业峰,杨卫娟,赵庆辰,周俊虎,程军(浙江大学热能工程研究所).烷烃燃料微小平板催化燃烧的火焰特性[J].新能源进展,2018,第5期
  • 陈杰1,2,胡高伟2,3,卜庆涛2,3(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国土资源部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海洋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BSR与CSEM识别天然气水合物的优缺点对比[J].新能源进展,2018,第5期
  • 吴梁鹏1,2,3,王潇漾1,2,3,李娟1,2,3,杨旭1,2,3,李新军1,2,3(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可再生能源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研究开发与应用重点实验室).TiO2纳米薄膜厚度对CdS纳米柱阵列光电化学性能和稳定性的影响[J].新能源进展,2018,第5期
  • 鲍鹤鸣,顾一凡,刘超,高淑宁,关欣(上海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太阳位置算法的计算误差对辐射预测的影响[J].新能源进展,2018,第5期
  • 李义曼1,2,庞忠和1,2(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页岩气与地质工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研究院).地热系统碳酸钙垢形成原因及定量化评价[J].新能源进展,2018,第4期
  • 魏子杰1,李爱武1,邵帅2,胡阳2,朱红路3(龙源(北京)太阳能技术有限公司;华北电力大学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华北电力大学可再生能源学院).基于FCM-FM算法的光伏阵列故障诊断[J].新能源进展,2018,第4期
首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共有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