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莉(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镜像、想象与互文:农民画中农民形象变迁的视觉修辞[J].艺术传播研究,2023,第5期
-
胡黎红,包晏如(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东盟合拍片的共情传播分析与前瞻思考[J].艺术传播研究,2023,第5期
-
张雪花(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晚清海外文学经典在华传播策略及启示 ——以《巴黎茶花女遗事》为例[J].艺术传播研究,2023,第5期
-
李明刚(广州体育学院体育传媒学院).习近平文化思想在艺术传播领域的生动实践评述[J].艺术传播研究,2023,第5期
-
黄丹(上海商学院).旅游演艺传播时空的协同优化研究[J].艺术传播研究,2023,第5期
-
刘静(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新媒体语境下艺术传播学的学科定位、研究取向与范式革新[J].艺术传播研究,2023,第5期
-
汪柳(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共生:艺术学与传播学的融合现状与发展路径[J].艺术传播研究,2023,第5期
-
何昶成(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国短视频创作伦理美学问题研究:缘起、思辨与启示[J].艺术传播研究,2023,第5期
-
朱晓军(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美学研究所).从观物、感物到具身物 ——媒介革命视域下中西文艺美学的互鉴与前瞻[J].艺术传播研究,2023,第5期
-
柴俊为(上海广播电视台).中国本土唱片在发端期产生赝品的前因后果[J].艺术传播研究,2023,第5期
-
张志敏(长江大学传媒学院).影刊视角下的早期影业调研 ——以《电影月报》(1928—1929)为个案[J].艺术传播研究,2023,第5期
-
吴琼(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系).从科幻想象到当下现实的“元宇宙话语”张力[J].艺术传播研究,2023,第4期
-
梁晓萍(山西大学音乐学院).体用与道器:近代早期中华传统文化艺术的传承战略之思[J].艺术传播研究,2023,第4期
-
张一品(浙江工业大学设计与建筑学院).从“中国动画学派”到“新主流动画”——中国主流动画艺术流变与创作转向[J].艺术传播研究,2023,第4期
-
张奎(北京交通大学语言与传播学院).传统文化与数字创意融合的审美文化生成探究[J].艺术传播研究,2023,第4期
-
肖宇强(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中国语言文学系;湖南女子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东风西渐:中国民族民间服饰在海外的收藏、传播及文化影响——以美国公共文化机构藏品、图像为中心[J].艺术传播研究,2023,第4期
-
杨光影(四川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国潮快闪”在海外:一种国际传播的“艺术地理”范式[J].艺术传播研究,2023,第4期
-
顾亚奇1,李笑颖2(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数字人文研究院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媒介变革时代的艺术传播学:知识范畴、理论实践与发展路径[J].艺术传播研究,2023,第4期
-
王廷信(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论艺术传播学的建构历史[J].艺术传播研究,2023,第4期
-
施旭升(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走向艺术理论建构的“第五维”——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艺术传播学学科体系建设刍议[J].艺术传播研究,2023,第4期
-
姚小鸥1,2,高中华1(聊城大学文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国学研究所;聊城大学文学院).荆州战国楚墓竹简古乐谱书写制度初探[J].艺术传播研究,2023,第4期
-
赵硕(中国传媒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论秦腔翻译传播过程中的博弈及其均衡策略[J].艺术传播研究,2023,第4期
-
《艺术传播研究》编辑部.征稿启事[J].艺术传播研究,2023,第4期
-
王静(上海外国语大学艺术教育中心).媒介化、视听化、档案化:数字时代美术经典的传播图景[J].艺术传播研究,2023,第3期
-
吕玮(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艺术传播视域下北宋“文人画”的兴起[J].艺术传播研究,2023,第3期
-
宋艳玉(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从“魔军掆鼓”到“连鼓雷公”:“降魔成道”图像中“雷公”图像的生成与传播[J].艺术传播研究,2023,第3期
-
岳鹏星(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河南大学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慈善公益研究中心).近代中国对西方慈善演艺活动的早期参照[J].艺术传播研究,2023,第3期
-
杨卓凡1,吕佰顺2(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公共管理与传媒学院).接受逻辑下“Z世代”纪录片跨文化传播的叙事策略——基于“看中国·外国青年影像计划”系列微纪录片的分析[J].艺术传播研究,2023,第3期
-
赵敏(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作为一种知识体验:传统文学经典在虚拟技术下的“再媒介化”[J].艺术传播研究,2023,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