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志远(东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中央文献重要政治概念外译的话语研究——以“命运共同体”系列概念为例[J].话语研究论丛,2022,第2期
-
唐青叶,刘静宜(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合作原则视角下扶贫纪录片扶贫干部形象的话语构建——以《柴米油盐之上:开勇》为例[J].话语研究论丛,2022,第2期
-
鞠玉梅(齐鲁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危机语境下对外传播媒体话语的国家身份构建研究——基于《中国日报》新冠疫情社论的隐喻分析[J].话语研究论丛,2022,第2期
-
聂思陶,王泽蓉,刘立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中美媒体话语互动研究——以美军撤离阿富汗相关报道为例[J].话语研究论丛,2022,第2期
-
吴雨昕,赵秀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2021 年国内多模态话语研究综述[J].话语研究论丛,2022,第2期
-
郝兴刚,李怀娟(鲁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基于概念功能的《卫报》社论文体历时流变(1949—2019)[J].话语研究论丛,2022,第2期
-
官逸伦,项蕴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英国“双十一”报道(2013—2020)中的中国形象构建研究[J].话语研究论丛,2022,第2期
-
田通(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译者的能动性与译本的建构性——批评话语分析视域下运动科学翻译实践引发的思考[J].话语研究论丛,2022,第2期
-
马惠贞,王磊(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英语学院).中国能源企业身份建构话语策略[J].话语研究论丛,2022,第2期
-
孙晨,杨秀娟(哈尔滨工程大学外国语学院).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立场表达中的反讽研究[J].话语研究论丛,2022,第2期
-
姜慧慧(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批评话语分析、批评话语研究及其他》评介[J].话语研究论丛,2022,第2期
-
朱晓玲(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话语分析》(第三版)介评[J].话语研究论丛,2022,第2期
-
(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话语研究专业委员会秘书处).2022 年国内学术期刊发表的话语研究方面的100 篇论文[J].话语研究论丛,2022,第2期
-
马芊芊,任育新(兰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国内主流英文媒体中中国运动员形象的话语建构研究[J].话语研究论丛,2022,第1期
-
辛斌(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媒体形塑时代的对外传播研究[J].话语研究论丛,2022,第1期
-
杨建新1,王雅琪2(河西学院;复旦大学中文系).官方话语的传播效果研究——以大学校长毕业致辞为例[J].话语研究论丛,2022,第1期
-
宋冰冰1,赵秀凤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国际能源舆情研究中心).国际能源话语研究的可视化知识图谱分析[J].话语研究论丛,2022,第1期
-
王圣钊1,赵秀凤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国际能源舆情研究中心).基于Wmatrix的趋近化策略研究——以美国智库CSIS涉华能源话语为例[J].话语研究论丛,2022,第1期
-
王加林,刘如梦,戴凤霜(华南师范大学外文学院).基于“双层—五步”框架的话语互动分析——以学而思公众号推文为例[J].话语研究论丛,2022,第1期
-
单晓静(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外国语学院).涉外机构标识的意义与机构使用标识的意图——多模态话语分析视角[J].话语研究论丛,2022,第1期
-
戴晖1,王和玉1,陈晓茹2(广东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广东工业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中介话语分析的源流、方法及意义[J].话语研究论丛,2022,第1期
-
赵司琦,项蕴华(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批评话语分析的论辩范畴研究[J].话语研究论丛,2022,第1期
-
王磊.2021年国内批评话语分析研究综述[J].话语研究论丛,2022,第1期
-
刘璇.《社会网络中的话语互动》述评[J].话语研究论丛,2022,第1期
-
李纯.《批评话语分析新发展研究》评介[J].话语研究论丛,2022,第1期
-
代薇.《符号差异——社会生活中的语言与意识形态》述介[J].话语研究论丛,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