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田婧媛(南京艺术学院艺术教育高等研究院).静心·格己·古雅:《溪山琴况》中的乐境创构观 ① —— 兼论与明代江南审美文化的关系[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21,第4期
-
栗建伟(湖北科技学院音乐学院).从“无乐志”正史看中国正史“乐志”的撰写行为①[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21,第4期
-
冯亚(中国传媒大学).论音乐的黏合性①[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21,第4期
-
吴安宇(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清代琴乐游艺传统研究①[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21,第4期
-
刘文荣(南京艺术学院).“七星管”乐器考 ——兼及敦煌莫高窟壁画的以图明史①[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21,第4期
-
宋瑾(南京艺术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交响诗《嘎达梅林》的混生样态与族性分析①[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21,第4期
-
于平(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心理描写”构成20世纪舞剧创作的重要支柱 ① —— 杨少莆舞蹈美学思想述评[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21,第4期
-
蒋存梅(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和语言的关系:促进理解,抑或阻碍理解?①[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21,第4期
-
段言(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二胡演奏之“道” ① —— 从道家美学思想所做的阐释[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21,第4期
-
杨民康(中央音乐学院).“微观+宏观”“横联+纵合”:当下音乐民族志发展趋向与存在问题 ① ——《音乐民族志方法导论:以中国传统音乐为实例》教学与辅导之七[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21,第4期
-
钱建明(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编辑部).民族音乐学视野下的“飞地文化” ① —— 海门山歌及其展衍的社会发生源与认同维度[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21,第4期
-
潘明栋(贵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声各有形”的历史形成与理论内涵①[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21,第4期
-
曹时娟1,言唱2(海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社会变迁与“泛区域”文化观 —— 黎族音乐多样化传承与保护的思考[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21,第4期
-
汪敏(南京艺术学院流行音乐学院).“诗”与“歌”融汇 —— 姜嘉锵古诗词歌曲演唱艺术分析[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21,第4期
-
滕缔弦(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感觉、解码与整合 —— 艾布拉姆森《音乐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原理与实施方法[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21,第4期
-
阚冬雯(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一场交响的不断敞开,直至澄明 —— 马勒《第五交响曲》的“天堂之路”意象解析[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21,第4期
-
薛鼎元(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感性临听后并叙事 —— 马勒《D大调第一交响曲》个案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21,第4期
-
施咏(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相约南园 —— 母题学视域下的五河民歌《摘石榴》分析[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21,第4期
-
韩锺恩(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置于学科间性合力的音乐学写作 依托学科间性合力的音响诗学作业 —— 写在2021“马勒之象”音乐学写作工作坊专题论坛之前、为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撰写[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21,第4期
-
叶明春(西安音乐学院人文学院).韩愈听琴诗论争的美学意义①[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21,第4期
-
张俊(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贝多芬“遗产”的守护者与变革者 —— 以勃拉姆斯、柏辽兹交响乐创作中的铜管乐配器思维为例[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21,第4期
-
徐海东(南通大学艺术学院).周孔礼乐文化中的艺术性问题 —— 现代儒家梁漱溟艺术思想研究之一[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21,第4期
-
李小戈(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编辑部).我国当代音乐本体观念的理论维度论析[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21,第4期
-
刘畅(上海音乐学院).论视唱练耳教学中技术性训练与音乐性培养的关系[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21,第4期
-
芮雪(中国音乐学院附中).从“新潮”到“返朴”:1979—2019中国民族器乐作品创作述论[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21,第4期
-
张潇雪(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相斥与合谋 —— 试论马勒《c小调第二交响曲》的音响结构力并及意象生成[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21,第4期
-
高拂晓(中央音乐学院).艺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几点问题及思考 —— 以音乐表演专业为例[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21,第4期
-
方迪(上海音乐学院).对置·乡愁:马勒《第六交响曲》之空间意义[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21,第4期
-
张路坤(江苏师范大学).古典式的现代气质与民族音乐语言的交融 —— 论姚恒璐第二钢琴叙事曲《宁夏川的“花儿”》创作特征[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21,第4期
-
黄易(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从死亡“印象”到复活“映像” —— 以马勒《第二交响曲》第五乐章史料释证为例[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21,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