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家栋1,2,何雪倩3,4(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复旦大学南亚研究中心;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一带一路”研究院).印度退出RCEP谈判的原因与影响因素[J].印度洋经济体研究,2022,第6期
-
魏涵(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印度军政关系如何影响对外军事行为?[J].印度洋经济体研究,2022,第6期
-
吴昊1,张景全1,2(山东大学东北亚学院;山东大学东北亚学院山东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霸权护持视角下美国“印太同盟体系”的建构动因与战略举措[J].印度洋经济体研究,2022,第6期
-
李致斐(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印度与东盟伙伴关系:成就、特点与限度[J].印度洋经济体研究,2022,第6期
-
屈婕1,毕世鸿2(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云南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周边外交研究中心/国际关系研究院).面向后疫情时代的东盟“绿色复苏”:举措、困境与中国角色[J].印度洋经济体研究,2022,第5期
-
戴永红1,2,3,4,谢静5,6(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深圳大学中国海外利益研究中心;深圳大学区域国别与国际传播研究院;四川大学南亚研究所;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孟加拉湾地区小国对外战略选择的根源探析:斯里兰卡和缅甸的案例研究[J].印度洋经济体研究,2022,第5期
-
黄鹏1,王军2(中国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印度保留政策的“奶油层”设置及其论诤[J].印度洋经济体研究,2022,第5期
-
马银福(云南财经大学法政学院).“东盟方式”在缅甸政治危机中的突破及其限度[J].印度洋经济体研究,2022,第5期
-
王剑峰(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美英澳三边安全伙伴关系的双重性质、战略考量与争议因素[J].印度洋经济体研究,2022,第5期
-
单天雷1,2,樊庆3(山东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山东大学东北亚学院;云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昆明)南亚东南亚研究院(南亚研究所)).韩国对印政策新动向:战略考量、实践特征与趋势前瞻[J].印度洋经济体研究,2022,第5期
-
叶海林(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美国“印太战略”的逻辑缺陷与中国的应对[J].印度洋经济体研究,2022,第5期
-
张超(中国法学会法治研究所).“印太经济框架”的分析及中国的应对[J].印度洋经济体研究,2022,第4期
-
李奇前(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规避还是制衡:权力转移中的身份竞争逻辑[J].印度洋经济体研究,2022,第4期
-
王玥(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印太语境下澳大利亚与印度尼西亚的海洋安全合作[J].印度洋经济体研究,2022,第4期
-
蒿琨(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一带一路”与南亚沿线枢纽国家发展战略对接思考[J].印度洋经济体研究,2022,第4期
-
楼春豪,徐琴(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研究所).“印太战略”视阈下美国对孟加拉国的战略布局[J].印度洋经济体研究,2022,第4期
-
耿鹏涛(西安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西安外国语大学南亚研究中心).身份视阈下的英法德“印太战略”比较研究[J].印度洋经济体研究,2022,第4期
-
王娟娟(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世界史系).美国“印太战略”在孟加拉国的实践与孟加拉国的回应及其逻辑[J].印度洋经济体研究,2022,第4期
-
杨先明,崔可琪(云南大学经济学院).印度产业开放的特征及其增长效应研究[J].印度洋经济体研究,2022,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