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张丽军(暨南大学文学院).论新时代乡土文学的现实主义创作[J].中国文学批评,2022,第4期
  • 曹谦(上海大学中文系).论朱光潜世界美学视野下的“意象”翻译[J].中国文学批评,2022,第4期
  • 韩伟(黑龙江大学文学院).“音象”论[J].中国文学批评,2022,第4期
  • 赖大仁(江西师范大学).当代文学价值论观念嬗变与话语建构[J].中国文学批评,2022,第4期
  • 周建增(中共广东省委党校文史教研部).时间意识与中国抒情传统[J].中国文学批评,2022,第4期
  • 牟方磊(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审美—非审美”文论范式及其效应[J].中国文学批评,2022,第4期
  • 江飞(安庆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美学与文艺评论研究中心).回到语言:文学阐释学建构的若干问题[J].中国文学批评,2022,第4期
  • 谷鹏飞(西北大学文学院).钱锺书的文学阐释学观念与方法[J].中国文学批评,2022,第4期
  • 张进(兰州大学文学院).从“文本阐释学”到“物质阐释学”[J].中国文学批评,2022,第4期
  • 冯文开(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章回体英雄传奇小说中的口头叙事[J].中国文学批评,2022,第4期
  • 王艳(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神圣和世俗双重叙事下的口头文学[J].中国文学批评,2022,第4期
  • 朱志荣(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论意象范畴的转译会通[J].中国文学批评,2022,第4期
  • 黄立(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意象”与Image之辩——以《文心雕龙》与意象派理论为例[J].中国文学批评,2022,第4期
  • 李云雷(《小说选刊》杂志社).新时代乡村书写的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J].中国文学批评,2022,第4期
  • 杜国景(贵州民族大学文学院).王华小说的审美意趣与价值追求[J].中国文学批评,2022,第4期
  • 石一宁(《民族文学》杂志社).现实主义写作的新探求——王华小说论[J].中国文学批评,2022,第4期
  • 潘凯雄(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王华的“新变”——读长篇小说《大娄山》[J].中国文学批评,2022,第4期
  • 王华.土生土长的故事[J].中国文学批评,2022,第4期
  • 李岳(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阐释学高等研究院).从阐释冲突到公共阐释:阐释自证的理论视野[J].中国文学批评,2022,第4期
  • 朝戈金.口头诗学[J].中国文学批评,2022,第4期
  • 王尧(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民间寓言的完型要素[J].中国文学批评,2022,第4期
  • 王华.王华手稿[J].中国文学批评,2022,第4期
  • 陈梦晖(山东大学文化传播学院).发掘传统 面向现实——中国文学批评研究会2022年年会暨“阐释学与文学批评的话语创新”学术研讨会综述[J].中国文学批评,2022,第4期
  • 宋聪聪(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在新形势下构建中国文论新话语——“中国当代文艺发展与文论话语构建”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第19届年会综述[J].中国文学批评,2022,第4期
  • 吴岩(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科学中心).中国科幻未来主义:时代表现、类型与特征[J].中国文学批评,2022,第3期
  • 孟庆枢(吉林外国语大学国际传媒学院).科幻现实主义的多重意涵[J].中国文学批评,2022,第3期
  • 刘毅青(南昌大学人文学院).气化与气氛:中西美学的比照与对话[J].中国文学批评,2022,第3期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共有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