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欣(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数字技术驱动社区治理的转型研究[J].地方治理研究,2022,第4期
-
陈念平1,庞明礼2(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公共管理学教研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价值嵌入科层治理的过程与逻辑——以江西省A市和湖北省武汉市B区城管执法部门为例[J].地方治理研究,2022,第4期
-
崔盼盼,桂华(武汉大学社会学院).“能人治村”与经营村庄——乡村振兴背景下村干部行为研究[J].地方治理研究,2022,第4期
-
李南枢1,宋宗宇2(重庆邮电大学网络空间安全与信息法学院;重庆大学建筑与房地产法研究中心).空间正义视域下绿色城市更新的实践困境与应对路径[J].地方治理研究,2022,第4期
-
杨铃,张欢(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内驱与外引:层级视角下乡村治理的驱动机制研究——基于贵州省石阡县S村“村社合一”的个案分析[J].地方治理研究,2022,第4期
-
鲍伟慧(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政府间横向政策扩散类型研究[J].地方治理研究,2022,第4期
-
周昕宇,杨宏山(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政策创新的竞争性试验模式[J].地方治理研究,2022,第3期
-
李艺1,李霖2(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乡村产业振兴中政府元治理的作用机制研究 ——基于豫东A县的个案分析[J].地方治理研究,2022,第3期
-
周利方(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乡村振兴视域下社区型古镇治理研究 ——基于上海枫泾的善治实践[J].地方治理研究,2022,第3期
-
白向龙,刘桂芝(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政府权责清单制度韧性建设的逻辑论析[J].地方治理研究,2022,第3期
-
杨丽新(武汉大学社会学院).组织化培育: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与机制创新[J].地方治理研究,2022,第3期
-
刘景琦(郑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业主自治中的决策否决现象:类型及成因[J].地方治理研究,2022,第3期
-
卢丛丛(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行政替代自治: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建设的实践困境[J].地方治理研究,2022,第2期
-
刘文婧,左停(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公众参与和福利激励:乡村治理积分制的运行逻辑与优化路径 ——基于和平村的个案调查[J].地方治理研究,2022,第2期
-
许波荣1,2,金林南1(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无锡市委党校).协商民主视角下邻避冲突风险的应对 ——基于无锡锡东垃圾焚烧发电厂复工项目的个案分析[J].地方治理研究,2022,第2期
-
林健(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旧传统“制度化”:制度变迁视角下的“驻村第一书记”探究[J].地方治理研究,2022,第2期
-
韩江风(郑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差序互动格局:政府购买社工服务项目中多元主体的角色扮演 ——以X市为例[J].地方治理研究,2022,第2期
-
黄雅卓(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与市场共演:中国地方政府应对市场化改革的新策略[J].地方治理研究,2022,第2期
-
胡建华1,钟刚华2(江西理工大学法学院/应急管理学院;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跨区域公共危机协同治理的实践考察与创新模式研究[J].地方治理研究,2022,第1期
-
张云生,张喜红(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撤县设市政策变迁的历史逻辑与现实启示 ——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J].地方治理研究,2022,第1期
-
徐琴(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制度悬浮:乡村社会治理创新路径偏离的一个解释框架[J].地方治理研究,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