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杨志红1,陈爱丽2,王小林3(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福建社会科学院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所;复旦大学六次产业研究院).“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的就业效应及机制分析[J].劳动经济研究,2023,第6期
  • 马艺瑗1,陈柯2,朱平芳3(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阳光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研究中心).时间约束对劳动供给弹性估计的影响——基于上海出租车市场单双班制度[J].劳动经济研究,2023,第6期
  • 明娟1,2,李琼霞1(广东工业大学经济学院;广东工业大学数字经济与数据治理重点实验室).数字化转型、产业链优化与企业劳动力需求结构[J].劳动经济研究,2023,第6期
  • 夏安平1,苏亚琴2,赵丽秋3(厦门大学邹至庄经济研究院;湖南大学经济管理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学历错配对职业流动的影响:来自雇主—雇员匹配数据的证据[J].劳动经济研究,2023,第6期
  • 魏下海1,2,王建楠3,林涛4(华侨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华侨大学经济发展与改革研究院;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集美大学财经学院).流动人口健康教育对留守儿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参与的影响[J].劳动经济研究,2023,第6期
  • 杨艳,易伟(四川大学经济学院).劳动保护会增加技能错配吗?——基于劳动力社保参保的视角[J].劳动经济研究,2023,第6期
  • 赖德胜(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增进劳动力市场发展的平衡性[J].劳动经济研究,2023,第5期
  • 朱嘉蔚1,金晓贝2(华东交通大学研究生院;华东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人工智能发展对中国制造业就业的影响[J].劳动经济研究,2023,第5期
  • 王诗勇1,万广华2,孙伟增3,王洪卫1(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研究所;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住房保障制度与流动人口就业质量——基于公租房准入条件的模糊断点回归分析[J].劳动经济研究,2023,第5期
  • 黄保聪1,黄永颖2(湖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空气污染治理与企业社保缴费:基于断点回归的经验证据[J].劳动经济研究,2023,第5期
  • 吴义东1,2,厉诗辰1,王先柱1(安徽工业大学商学院;南京大学商学院).住房公积金一体化进程与流动人口落户意愿——来自异地贷款的经验证据[J].劳动经济研究,2023,第5期
  • 郑雪静1,2,张泽宇1,2,谭晓艳1,2,姚曼曼3(华中农业大学宏观农业研究院;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华东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部).教育是否降低了女性生育惩罚?[J].劳动经济研究,2023,第5期
  • 吴莞生1,吴贾2,漆萍1(湖南大学经济管理研究中心;山东大学商学院).早期心理健康教育与初中儿童行为发展[J].劳动经济研究,2023,第4期
  • 张晨1,万相昱2,姬小曼2,徐超1(山东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企业会与员工共享发展成果吗?——来自机器学习的经验证据[J].劳动经济研究,2023,第4期
  • 徐刚1,2,韩林松3,王睿霆4,李磊1,2(南开大学跨国公司研究中心;南开大学经济行为与政策模拟实验室;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西南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工业机器人应用如何影响年轻人婚育行为?[J].劳动经济研究,2023,第4期
  • 赵曼(暨南大学经济学院).机器人应用与区域劳动力市场:基于动态面板模型的研究[J].劳动经济研究,2023,第4期
  • 张翕(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力资源研究中心).就业监测体系构建与宏观调控:基于国际比较视角[J].劳动经济研究,2023,第4期
  • 陈媛媛1,2,宋扬3,邹月晴3(上海财经大学高等研究院;上海财经大学数理经济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随迁子女教育政策、入学机会与人力资本积累——来自异地中考政策的证据[J].劳动经济研究,2023,第3期
  • 李长洪1,林志帆2(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和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高学历的非经济回报:获得高等教育会如何影响结婚率?[J].劳动经济研究,2023,第3期
  • 杜凤莲1,2,赵云霞1,钟森丽1(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蒙古大学时间利用调查与研究中心).中国城镇家庭的育儿时间成本[J].劳动经济研究,2023,第3期
  • 张国胜1,2,李文静1(云南大学经济学院;云南大学云南数字经济研究院).数字经济发展与农业转移人口永久迁移[J].劳动经济研究,2023,第3期
  • 杨烁晨1,杜海峰1,车蕾2(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依附与脱嵌:家庭系统视角下农业转移人口定居意愿研究[J].劳动经济研究,2023,第3期
  • 李静1,陈超2(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安徽大学大数据与统计学院).不容忽视的“软实力”:非认知能力与个体收入不平等[J].劳动经济研究,2023,第3期
  • 陈华帅,谢可琴(湘潭大学商学院).数字经济与女性就业——基于性别就业差异视角[J].劳动经济研究,2023,第2期
  • 刘成奎1,2,林晓丹1,王浩1(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武汉大学财政金融研究中心).家庭责任、工作时间与性别收入不平等[J].劳动经济研究,2023,第2期
  • 卢文秀1,2,吴方卫1,2(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上海财经大学城乡发展研究院).女性劳动力转移:要素替代抑或农业生产退出[J].劳动经济研究,2023,第2期
  • 马孟琛,白晨(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社会保险费率下降的就业促进与增收效应——基于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分析[J].劳动经济研究,2023,第2期
首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共有2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