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慧(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文明交流互鉴视域下中亚地区莲花纹样研究[J].中国美术研究,2022,第4期
-
席智慧,靳晓彤(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秦汉时期骆驼图像的本土化进程与多元图像学意义研究[J].中国美术研究,2022,第4期
-
王菡薇1,吴黔江2(同济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文心与世态:从汤垕《画鉴》看元代两种绘画鉴识观及其鉴识活动[J].中国美术研究,2022,第4期
-
苏丹(南京晓庄学院美术学院).隔绝与开放:宋代仕女画中女性空间的阐释[J].中国美术研究,2022,第4期
-
牛国栋(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御题空间”与《踏歌图》断代研究[J].中国美术研究,2022,第4期
-
仝龙伟(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南村辍耕录》所载书画史料析论[J].中国美术研究,2022,第4期
-
贺万里,李知融,贾育仁(扬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常州刘海粟夏伊乔艺术馆).查士标扬州岁月及其艺术成长研究[J].中国美术研究,2022,第4期
-
谢征(山东艺术学院).唐代人物绘画的“意境”之美——以张萱的《捣练图》为例[J].中国美术研究,2022,第4期
-
杨帆(四川大学艺术学院).乾隆四十五年的邓石如[J].中国美术研究,2022,第4期
-
张静淼(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广西财经学院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从现代派到新写实主义——民国时期倪贻德绘画风格的转型[J].中国美术研究,2022,第4期
-
谭小飞(安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陈之佛留日期间的回国时间问题——兼陈之佛早期美术活动再考察(1920—1925)[J].中国美术研究,2022,第4期
-
宁俊1,2,麦迪乃木·吐尔逊1,杨柳1(北京服装学院;首都服饰文化与服装产业研究基地).哈密维吾尔族刺绣纹样的文化成因及其和合文化特质[J].中国美术研究,2022,第4期
-
王诗晓(南京大学艺术学院).汉代“宴饮乐舞”墓室壁画与古罗马“乐师与哭灵者”石棺画比较研究[J].中国美术研究,2022,第4期
-
刘兴山(莆田学院工艺美术学院).再论:青州北齐造像——佛头造型语言中的人文语素探究[J].中国美术研究,2022,第4期
-
程狄(江苏开放大学艺术学院).“佛道并存”语境中的“二郎神”民间信仰图像“藏化”现象——以安多地区土族族群为对象[J].中国美术研究,2022,第4期
-
薛珠峰1,张洁瑶2(晋中学院;山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东周晋楚秦简牍书法比较研究[J].中国美术研究,2022,第4期
-
唐玮(山东艺术学院).汉画像石中“未来主义”与“自然主义”交织的审美观造型呈现[J].中国美术研究,2022,第4期
-
赵化成(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轺车新考[J].中国美术研究,2022,第4期
-
叶隽(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异国资源与中国现代画转型——以关良与李可染1957年访德画旅为中心的考察[J].中国美术研究,2022,第4期
-
梁海鹏,田龙过(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当代中国动画中身体表达的三重桎梏及创新策略蠡测[J].中国美术研究,2022,第4期
-
郭阿梅(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榆林窟第3窟文殊、普贤变绘制年代与甬道供养人身份辨析[J].中国美术研究,2022,第4期
-
丁苏川(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世变与选择:倪瓒绘画观念的衍化[J].中国美术研究,2022,第4期
-
石燕婷(中国国家博物馆).取法、融合、精鉴与文本——以朱复戡诗文为中心的书学观[J].中国美术研究,2022,第4期
-
闫波1,柴念2(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革命性与人民性——王琦的艺术理论特征浅析[J].中国美术研究,2022,第4期
-
王世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文学院).近代美术教育的民族品格与文化理想——论“闳约深美”[J].中国美术研究,2022,第4期
-
秦洪亮(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凝视女体:月份牌广告画的百年审度[J].中国美术研究,2022,第4期
-
邢逸菲(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阿玛拉瓦蒂出土佛诞图像研究[J].中国美术研究,2022,第4期
-
杜博瑞1,马涛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宁波博物院).宁波博物院藏竞渡羽人铜钺研究[J].中国美术研究,2022,第3期
-
李雯雯1,朱浒2(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咸阳成任墓地出土金铜佛像风格研究[J].中国美术研究,2022,第3期
-
仝朝晖(北京建筑大学).“三教圆融”的世俗想象——鄠县源远宫彩画图像与文化心理解读[J].中国美术研究,2022,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