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丁,翁芝涵(暨南大学哲学研究所).高校哲学课程在线教学实践探索——以《西方哲学史》为例[J].中国高等教育评论,2021,第1期
-
汪笑笑(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新模式、新收获: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体验[J].中国高等教育评论,2021,第1期
-
杨振芳(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线上线下课程如何有机结合?[J].中国高等教育评论,2021,第1期
-
高欣(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浅尝但非辄止[J].中国高等教育评论,2021,第1期
-
万心怡(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体验——线上课程的另一面[J].中国高等教育评论,2021,第1期
-
杨冬(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地方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五种偏向——以X大学Y学院为例[J].中国高等教育评论,2021,第1期
-
袁东恒(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评论,2021,第1期
-
王义遒(北京大学校长办公室).普及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多样化愿景[J].中国高等教育评论,2021,第1期
-
张应强(浙江大学教育学院).书写知行合一的华美篇章——杨德广教授高等教育研究风格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评论,2021,第1期
-
郭璐(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杨德广教授从教55周年暨高等教育行动研究高峰论坛纪实[J].中国高等教育评论,2021,第1期
-
陈理宣,刘炎欣(内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知识教育:从符号化构成到主体化结构的转化[J].中国高等教育评论,2021,第1期
-
林杰1,刘国瑞2(大连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论省级政府高等教育统筹:基本原则、价值取向与主要任务[J].中国高等教育评论,2021,第1期
-
史正东(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绍兴文理学院商学院).地方本科高校书院制育人模式的实践与思考——以绍兴文理学院为例[J].中国高等教育评论,2021,第1期
-
张启富(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我国高职现代学徒制沉没成本问题及其治理[J].中国高等教育评论,2021,第1期
-
田芬(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民办高校的有效治理及其实现机制[J].中国高等教育评论,2021,第1期
-
赵祥辉(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民办高校如何践行“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J].中国高等教育评论,2021,第1期
-
汤建(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评论,2021,第1期
-
黄玉珍(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初体验[J].中国高等教育评论,2021,第1期
-
黄炫怿(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现代大学制度”首次线下课堂体会[J].中国高等教育评论,2021,第1期
-
郭玉婷(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线上教学中的三次身份转变[J].中国高等教育评论,2021,第1期
-
许诗玉(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从线上视角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J].中国高等教育评论,2021,第1期
-
万真(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线上教学的再认识[J].中国高等教育评论,2021,第1期
-
郭一凡(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线上+线下:平庸还是突破?[J].中国高等教育评论,2021,第1期
-
俞寅威(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需要改进、未来可期——记一次线上线下混合教学[J].中国高等教育评论,2021,第1期
-
陆伟锋,张荣富,肖小聪(南昌工程学院).地方本科院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南昌工程学院瑶湖学院为例[J].中国高等教育评论,2021,第1期
-
朱炜,王舒艳(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行动研究视角下杨德广校长大学人才培养改革实践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评论,2021,第1期
-
段肖阳(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民办大学落实教师参与治理的路径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评论,2021,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