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顾绅楠(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当代文学史料学研究的“一孔之见”——由孔夫子旧书网现象引发的思考[J].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23,第4期
-
张志平,刘程程(云南大学文学院).民国媒体人做广告的艺术——以老舍长篇小说广告为例[J].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23,第4期
-
王威龙(武汉大学文学院).“半侬”翻译经验与“半农”的生成——刘半农《演说报》集外文考论[J].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23,第4期
-
包莹(暨南大学文学院).粤语大众化写作的探索与启示——以粤语小说《单眼虎》为讨论中心[J].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23,第4期
-
王辉,谭光辉(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90年代以来中国科幻小说“永生”想象的现实精神[J].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23,第4期
-
杨四平(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中国当代新诗叙事的前世今生[J].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23,第4期
-
赵思运(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臧克家旧体诗案[J].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23,第4期
-
李小蓉,袁勇麟(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超验·跨越·实用·生命——论迟子建长篇小说地域性文化叙事[J].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23,第4期
-
袁文卓(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主流旋律的彰显,现实主义的回归——重审周梅森的《人民的名义》及其文学创作[J].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23,第4期
-
罗莹钰(厦门大学中文系).南方的主体性及其想象——以朱山坡的新南方写作为中心[J].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23,第4期
-
金文兵(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死之赞美者:周氏兄弟的莱奥帕尔迪阅读史[J].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23,第4期
-
孙伟,任旖然(暨南大学文学院).地保:“胥吏之害”与阿Q精神胜利法的生成[J].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23,第4期
-
刘彬(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记忆与现实之间——论鲁迅的三重南京印象[J].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23,第4期
-
徐先智(安庆师范大学人文学院).论晚清文学的“事件化”——以“华工禁约”事件的文学书写为例[J].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23,第4期
-
师飞(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言文一致”思想的差异与重复——以黄遵宪、梁启超、胡适为例[J].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23,第4期
-
王逊(扬州大学文学院).民国初年思想文化状况的微观展示:《学校国文成绩》述论——以江苏编为中心的考察[J].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23,第4期
-
周燊(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当代小说开篇的“后调性”视听抒情意境[J].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23,第4期
-
杜未未(中国矿业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院).重访历史裂隙中的文学时刻——《文海拾贝——中国现代作家集外文考与年表编撰》的史料研究与整合视域[J].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23,第4期
-
荀羽琨(西安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新世纪陕西小说批评的路径与方法[J].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23,第4期
-
惠联芳(金陵科技学院人文学院).遥远的回响——论沈祖棻新诗中的古典文学元素[J].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23,第4期
-
王达敏(安徽大学文学院).《活着》的两部经典创构始末[J].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23,第4期
-
程雅南(山东大学文学院).论铁凝的散文创作[J].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23,第4期
-
胡传吉(中山大学中文系).寻找“理智与情感”——论魏微《烟霞里》的无言之道[J].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23,第4期
-
黄静(南京大学文学院).试析文学作品传播的偶然性——以《城南旧事》和《金陵十三钗》为例[J].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23,第4期
-
姚新勇(广州华商学院文学院;暨南大学文学院).“烈士”话语考辩与启蒙情怀坚守——评《烈士风度——近现代中国的性别、牺牲与文章》[J].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23,第4期
-
于欣琪(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华清诗歌创作研讨会”会议综述[J].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23,第4期
-
秦林芳(南京晓庄学院文学院).解放区前期对鲁迅“启蒙主义者”形象的建构[J].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23,第3期
-
宋辰,范晓纬(南京传媒学院戏剧影视学院).交互式影视的叙事控制:开放选择与集中权利的游戏[J].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23,第3期
-
徐仲佳(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五四“人的文学”性爱叙事传统与华北沦陷区色情文艺论争[J].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23,第3期
-
赵京强(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五四小说社会启蒙的三种路径[J].中国现代文学论丛,2023,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