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胡玉锋1,2,3,金峰学2,程云清1,单晓辉4,李毅丹2,3,姜志磊2,3,郝文媛2(吉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吉林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干旱胁迫下玉米苗期的转录组分析[J].东北农业科学,2022,第6期
  • 王鑫1,赵新颖1,张頔1,祝延立1,关法春1,程晓东1,那伟2(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村能源与生态研究所;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吉林省乡村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及优化对策研究[J].东北农业科学,2022,第6期
  • 刘念,董文阁,董莉,欧勇,孟庆林(辽宁省旱地农林研究所).设施番茄根结线虫病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进展[J].东北农业科学,2022,第6期
  • 马畅,付雪蛟,吕小红,林艳芝,付立东(辽宁省盐碱地利用研究所).施磷量对水稻盐丰47产量、需磷量及磷肥利用率的影响[J].东北农业科学,2022,第6期
  • 倪斌(海南省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不同降解地膜的降解特征及其对玉米生长的影响研究[J].东北农业科学,2022,第6期
  • 刘晓龙1,徐晨2,邵勤1,林连男1,杨洪涛1,丁永电1(宜春学院生命科学与资源环境学院;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脱落酸提高水稻抗逆性的研究进展[J].东北农业科学,2022,第6期
  • 徐嘉翼,隋世江,陈玥,张艳君,叶鑫,牛世伟(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环境资源研究所).不同耕作措施对棕壤氮磷淋失的影响[J].东北农业科学,2022,第6期
  • 杜立财1,程晓会2,宋明海1,苏德悦3,4,孔凡丽3,张丹丹1,4,郝洪孔1,郑萌萌1,仉弘杨1,姜俊峰1,李刚3(吉林参王植保科技有限公司;通化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吉林农业大学).施用复合类叶面肥对人参果实发育的影响[J].东北农业科学,2022,第6期
  • 李娉,董艺博,谭玉兰,周丽,陈超(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对喀斯特地区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质量的评价[J].东北农业科学,2022,第6期
  • 刘慧,王业迪,袁博文,张学士,赵智慧,杨丽娟(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秸秆配施化肥对设施内土壤磷素组分和番茄产量的影响[J].东北农业科学,2022,第6期
  • 欧阳丽婷1,2,颉刚刚1,谢军1,耿文娟1(新疆农业大学林学与园艺学院;新疆林业学校).濒危植物野生欧洲李(Prunus domestica L.)花部特征与繁育系统研究[J].东北农业科学,2022,第6期
  • 徐晓红,王迪,吴迪,王洪丽,杨双,张彬,舒坤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家庭农场经营风险感知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吉林省延边州调研数据[J].东北农业科学,2022,第6期
  • 董艳娇1,王建华2,李天泉3,马永生1(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化学与生命科学系;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重庆康洲大数据有限公司).通过数据透视国内外兽药研发现状与趋势[J].东北农业科学,2022,第6期
  • 周旭,陈日曌(吉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亚洲玉米螟的交配行为与繁殖生物学特性研究[J].东北农业科学,2022,第6期
  • 斯日古楞1,王宏鹏2(内蒙古民族大学农学院;天津农学院农学与资源环境学院).NaHCO3胁迫对饲用燕麦地上部分K+、Na+含量的影响[J].东北农业科学,2022,第6期
  • 顾天齐1,张志刚2,李宏2,程平2,刘子豪1,任雅琴1,李少泽1(新疆农业大学林学与园艺学院;新疆林业科学院).新疆阿克苏地区不同杏品种光合特性对比研究[J].东北农业科学,2022,第6期
  • 宁艳东,兰西,王清发,张景楼,杨国,徐驰(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甜菜红色素研究现状[J].东北农业科学,2022,第6期
  • 杨丽娜,苏光耀,高洁,卢宝慧,王雪(吉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4种除草剂处理土壤对烟草向日葵列当的防治效果及其安全性评价[J].东北农业科学,2022,第6期
  • 苏桂华1,臧宏图1,孙传波1,李春雷1,2,孙志超1,苏义臣1(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玉米国家工程实验室(长春);吉林农业科技学院).49份CIMMYT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苗期耐旱性鉴定[J].东北农业科学,2022,第6期
  • 马军韬1,2,张国民1,2,王永力1,2,邓凌韦1,2,高洪儒1,2,肖明纲1,2,赵北平1,2,任洋2,宫秀杰3,郑桂萍4,刘丽华4(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黑龙江省作物与家畜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黑龙江省半干旱区水稻稻瘟病及纹枯病药肥统防技术研究[J].东北农业科学,2022,第6期
  • 魏明峰,张战备(山西农业大学棉花研究所).几种新烟碱类杀虫剂对梨木虱的毒力及田间防效[J].东北农业科学,2022,第6期
  • 曹尚1,张欢1,贺明阳1,汤振业1,邓强1,高婧1,台莲梅1,郭永霞1,2(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国家杂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高粱炭疽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J].东北农业科学,2022,第6期
  • 刘铮,李旭,安鼎杰,张芳毓,郭洋,张俪萍,武斌(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吉林黄鸡不同杂交组合生产性能比较[J].东北农业科学,2022,第6期
  • 谭占明1,黄少军2,马留辉2,巨堡辰1,熊仁次1,周媛2(塔里木大学园艺与林学学院;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不同嫁接组合对黄瓜植株生长及果实品质的影响[J].东北农业科学,2022,第6期
  • 张晓停1,刘洪源2,王晶晶1,马力1,汪丽刚3,袁雅文1,杨楠1,陈继峰1(郑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郑州大学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鹤壁佳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环境有益菌的固体菌剂对生菜促长作用研究[J].东北农业科学,2022,第6期
  • 陈书强1,薛菁芳1,杜晓东1,杨丽敏1,赵海新1,蔡永盛1,周通1,周明旭1,刘辉1,赵广山2,李想3(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寒地粳稻冷害科学观测实验站;佳木斯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工程科学研究院佳木斯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寒地粳型超级稻最佳施肥量及适宜配比的研究[J].东北农业科学,2022,第6期
  • 范家霖1,张福彦1,程仲杰1,王嘉欢1,齐红志2,陈晓杰1,张建伟1,杨保安1(河南省科学院同位素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省核农学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不同种植模式对小麦新品种豫丰11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东北农业科学,2022,第6期
  • 郭荟,马国柱,屠乃美,方畅宇,杨宁俊,陈威,邹燕,易镇邪(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锌肥和石灰对双季稻产量及土壤肥力特性的影响[J].东北农业科学,2022,第6期
  • 闫海洋1,王飞虎2,张淑莹3,李海云1,魏天娇1,闫秋良1,李忠和1,高星爱1(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吉林省通化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吉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玉米秸秆作为制备生物絮凝剂培养基技术研究[J].东北农业科学,2022,第6期
  • 王丰园1,郑保海1,鲁云风1,吴冬雨1,丁凌飞2,李玉英1(南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农业工程学院;车用生物燃料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纤维乙醇酒糟与牛粪共发酵中试研究[J].东北农业科学,2022,第6期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8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