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陈思佳(西南大学).中国认知翻译学研究方法的文献计量分析(2000—2020)[J].语言、翻译与认知,2022,第2期
  • 李晋妍1,2,吴淑琼1(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邮电大学).认知视角的法律语言学研究[J].语言、翻译与认知,2022,第2期
  • 崔慈行1,孙毅2(西安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隐喻性辞格认知识解的理论框架构拟:属性赋予的分形认知模型[J].语言、翻译与认知,2022,第2期
  • 曹静娴(青岛科技大学).俄汉词语词素化的语言—认知阐释[J].语言、翻译与认知,2022,第2期
  • 刘锦晖1,文军2(河北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杜甫《望岳》5种英译文翻译策略多维分析[J].语言、翻译与认知,2022,第2期
  • 唐女杰1,罗天2(重庆交通大学;西南大学).译者身份影响下的中国国民形象重构——以《江城》为例[J].语言、翻译与认知,2022,第2期
  • 刘辰诞1,刘若男2(河南大学;信阳师范学院).边界认知与“追累”动结式的语义结构[J].语言、翻译与认知,2022,第2期
  • 曹嘉莉,杨旭(贵州师范大学).“连XP都/也VP”的网络节点及构式化研究[J].语言、翻译与认知,2022,第2期
  • 唐瑞梁,陈孟洁(西南大学).历时构式语法视域下英语言说类动词语用标记演变研究——以Adv.+speaking为例[J].语言、翻译与认知,2022,第1期
  • 卢卫中(浙大城市学院;曲阜师范大学).隐喻英译策略探析——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的习语为例[J].语言、翻译与认知,2022,第1期
  • 刘岩,来顺琪(贵州大学).中医典籍《黄帝内经》在日本的传播、翻译与接受[J].语言、翻译与认知,2022,第1期
  • 张翼,王安潮(南京大学).因果关系编码的共性与个性:以汉英法中的“因为”用法为例[J].语言、翻译与认知,2022,第1期
  • 孙毅1,杨建新2(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河西学院).《认知话语分析导论》述评[J].语言、翻译与认知,2022,第1期
  • 牛保义(河南大学).“话题—陈述”与“参照点—目标”——汉语话题构式的认知研究[J].语言、翻译与认知,2022,第1期
  • 魏在江(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构式形态学:基本理念与前沿动态[J].语言、翻译与认知,2022,第1期
  • 李欣(上海外国语大学).语料库语用学:发展与挑战[J].语言、翻译与认知,2022,第1期
  • 陈世荣,韩潮(厦门大学外文学院).翻译任务时长与词汇简化的关系:跨模态、相关性分析视角[J].语言、翻译与认知,2022,第1期
首页 1 尾页 共有1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