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韦九报(北京华文学院培训部).日本华裔生祖语传承个案研究①[J].华文教学与研究,2021,第4期
  • 胡承佼(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意外信息的回应立场与回应形式①[J].华文教学与研究,2021,第4期
  • 颜湘茹(中山大学中文系).论对外汉语影视文化课及其教学内容设计① ——以电影《夏洛特烦恼》为例[J].华文教学与研究,2021,第4期
  • 刘慧(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国家语委海外华语研究中心).华侨华人华语基本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及应用研究①[J].华文教学与研究,2021,第4期
  • 江南(上海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赵元任对外古代汉语教材编写思想研究[J].华文教学与研究,2021,第4期
  • 朴珍玉1,张钦钦2,王良成1(延边大学朝汉文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从汉语教学的角度看数量宾语的去黏着性[J].华文教学与研究,2021,第4期
  • 柴省三,马庆(北京语言大学心理学院).韩国汉语学习者口语复杂度与口语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华文教学与研究,2021,第4期
  • 齐锦玉(广州南方学院外国语学院).马来西亚华语中的程度补语[J].华文教学与研究,2021,第4期
  • 王海峰1,周启红1,2(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四川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化学院).影响汉语课堂交际意愿的教师因素研究[J].华文教学与研究,2021,第4期
  • 艾溢芳(澳门理工学院语言及翻译高等学校).19世纪以来西人文献中的南北官话规范音①[J].华文教学与研究,2021,第4期
  • 王鸿滨,杨瑶(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研究院,汉语国际教育学部).面向汉语国际教育课外分级读物考察①[J].华文教学与研究,2021,第3期
  • 何枫,梁宇(中央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国际教育研究院).新西兰与泰国中小学生汉语学习策略比较研究①[J].华文教学与研究,2021,第3期
  • 刘云(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文学院).从传信范畴到认识情态 ——对北京话中“光景”和“有信儿”的历时考察[J].华文教学与研究,2021,第3期
  • 史金生,李婷(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智能研究中心).清末民初北京话必然类语气副词[J].华文教学与研究,2021,第3期
  • 周一书(广州医科大学外语部).续作训练提高留学生汉语产出能力的行动研究[J].华文教学与研究,2021,第3期
  • 曾丽娟,齐沪扬(湖南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汉语国际推广研究院;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韩国学生汉语语篇指称习得研究①[J].华文教学与研究,2021,第3期
  • 王继红,全文灵(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从话语互动看威妥玛《语言自迩集》对《问答篇》的改编 ——兼论话本小说叙事传统对清代北京话的影响[J].华文教学与研究,2021,第3期
  • 卢骁(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近代日本学者的汉语助词研究 ——基于明治到大正时期日本人著汉语口语语法书的考察[J].华文教学与研究,2021,第3期
  • 竹越孝(神户市外国语大学).《兼满汉语满洲套话清文启蒙》的满汉对音① ——兼论清代满汉对音的几个侧面[J].华文教学与研究,2021,第3期
  • 郭锐(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话研究专栏[J].华文教学与研究,2021,第3期
  • (《华文教学与研究》编辑部).《华文教学与研究》稿约[J].华文教学与研究,2021,第3期
  • 张美兰(香港浸会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早期北京官话教科书研究中的关联与互动[J].华文教学与研究,2021,第3期
  • 宗世海,马天欢(暨南大学华文学院).东南亚全日制华校华文教学质量问题分析①[J].华文教学与研究,2021,第3期
  • (暨南大学詹伯慧语言学奖评审委员会).首届暨南大学詹伯慧语言学奖评选揭晓[J].华文教学与研究,2021,第3期
  • 张巧宏1,王汉卫1,2,张金桥1(暨南大学华文学院;暨南大学华文考试院).意大利华二代祖语保持研究①[J].华文教学与研究,2021,第2期
  • 王忠慧1,赵春利2(广州华商学院;暨南大学文学院).“眼看”话语标记的性质界定与话语关联①[J].华文教学与研究,2021,第2期
  • 张金桥,包韦玲,伍丽梅(暨南大学华文学院).祖根意识对印尼华裔青年传承语焦虑的影响[J].华文教学与研究,2021,第2期
  • 孙志君1,2,许芃1,王建勤2(山东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北京语言大学语言认知科学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动态评估学习潜能分数定量分析研究[J].华文教学与研究,2021,第2期
  • 马志刚1,庾小美2(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词典学研究中心/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教育学院).汉语动结式中介语语料的最简移位分析①[J].华文教学与研究,2021,第2期
  • 刁晏斌(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论华语与普通话词汇的隐性差异 ——以马来西亚华语为例[J].华文教学与研究,2021,第2期
首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共有2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