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阳1,高井祥2,张秋昭3(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论“金课”之教学理念[J].煤炭高等教育,2019,第6期
-
郭荣(西安外国语大学教育学院).黑箱探秘:学生学习性投入何以趋低?[J].煤炭高等教育,2019,第6期
-
莫凡(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提升高校文化治理效能的应然向度 ——兼评《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合教育机制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19,第6期
-
关家玲1,李绍伟2(中国矿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J].煤炭高等教育,2019,第6期
-
李秀珍(徐州医科大学).韩国高校翻转课堂的实践案例分析[J].煤炭高等教育,2019,第6期
-
王智宁,王辰羽,赵珵(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行动学习对大学生创造力的影响机理 ——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19,第6期
-
谢莉莉(南京邮电大学现代邮政学院).基于大数据技术的高校精准资助信息管理系统建设[J].煤炭高等教育,2019,第6期
-
王秀芝(中国矿业大学教务部《煤炭高等教育》编辑部;中国煤炭教育协会高等教育分会).知识生产与创新:煤炭行业特色高校转型发展的关键问题探析[J].煤炭高等教育,2019,第6期
-
周福宝1,杨永良2,李增华2,王亮2(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安全工程学院).医工结合下的职业卫生工程专业建设探索[J].煤炭高等教育,2019,第6期
-
谭云亮,宁建国,李青海(山东科技大学).“一带一路”倡议下中蒙矿业人才培养国际化合作探索[J].煤炭高等教育,2019,第6期
-
陈光波1,李谭1,王文才1,边梦龙1,孙伟2,王二雨1(内蒙古科技大学矿业研究院;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双向研讨模式在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以内蒙古科技大学“采煤学”为例[J].煤炭高等教育,2019,第6期
-
高慧敏1,2,谢鑫2,刘梦星3,2(三江学院发展战略与规划研究院;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南京审计大学).跨文化混合课堂中我国学生学习经历调查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19,第6期
-
耿加进,张琴(淮阴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儒家生活化教育及其对当代高校德育的启示[J].煤炭高等教育,2019,第6期
-
曾小军1,黄大乾2(广州大学教育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广东白云学院).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探析[J].煤炭高等教育,2019,第6期
-
谢继鹏1,赵振东2,蔡隆玉1(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南京工程学院汽车与轨道交通学院).产业转型升级中的教学改革 ——以“汽车设计”课程为例[J].煤炭高等教育,2019,第6期
-
杨浩英(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新时代大学生政治信仰培育的内在逻辑、运行机制和实践路径[J].煤炭高等教育,2019,第6期
-
邢媛媛1,陈燕文2,张瑶3(山西工程技术学院矿业工程系;山西工程技术学院基础部;山西工程技术学院矿业工程系分团委).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行为机理[J].煤炭高等教育,2019,第6期
-
莫礼平(吉首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创新型工程教育视野下研究生学位课程混合教学模式探索 ——以“机器学习”课程为例[J].煤炭高等教育,2019,第6期
-
袁莉1,蔡琨2,李芳2,张凤华3(湖南工业大学理学院;湖南工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湖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互联网+高等教育”系统及演进机理[J].煤炭高等教育,2019,第6期
-
孟方圆(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金陵女子大学劳动教育研究 ——以校刊为中心的考察[J].煤炭高等教育,2019,第6期
-
万志军1,屠世浩2,徐营3,张东升4,李桂臣5,姚强岭6,程敬义5,张源5,郑西贵3(深部煤炭资源开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学术委员会办公室;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采矿工程系;中国矿业大学研究生院;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采矿系).智能采矿人才培养定位及课程体系的构建[J].煤炭高等教育,2019,第5期
-
王晓文,沈思,冯永财(西安科技大学图书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数据统计分析与研究前沿热点解析 ——基于西安科技大学2009-2018年数据[J].煤炭高等教育,2019,第5期
-
郑雅倩(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世界一流大学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以哈佛大学和伦敦大学为例[J].煤炭高等教育,2019,第5期
-
张丽娜(宿迁学院发展研究室;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应用型高校的基本特征及发展策略 ——基于行动者网络理论视阈[J].煤炭高等教育,2019,第5期
-
文军(渭南师范学院物理与电气工程学院).基于学习能力提升的物理有效学习策略[J].煤炭高等教育,2019,第5期
-
龚莉红1,2,孙辉3(南京财经大学法学院;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财经大学研工部).“双一流”背景下地方行业高校发展战略分析[J].煤炭高等教育,2019,第5期
-
马鸿霞,陈艳(铜仁学院教育学院).“一带一路”沿线来华留学生心理适应研究 ——基于贵州省2所高校的调查[J].煤炭高等教育,2019,第5期
-
马亚静(中国矿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矿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萨提亚模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重构[J].煤炭高等教育,2019,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