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梁铭荣1,刘珍2,陈涛3,岳鑫璐2,宋士成1,焦宇廷1,陆永跃1,许益镌1,王磊1(华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深圳市农业科技促进中心;浙江天丰生物科学有限公司).三种植物源药剂对红火蚁的防治效果评估及其对本地蚂蚁群落影响[J].环境昆虫学报,2022,第6期
  • 王晓亮1,2,陈冉冉1,姜培1,赵守歧1,冯晓东1(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中国红火蚁入侵扩散、防控及对策[J].环境昆虫学报,2022,第6期
  • 尹艳琼1,李向永1,谌爱东1,王德海2,李庆红2,韩伟君2,陈福寿1,赵雪晴1,李燕2(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云南省农业跨境有害生物绿色防控重点实验室;云南省植保植检站).红火蚁入侵云南10年的发生状况与防控策略探析[J].环境昆虫学报,2022,第6期
  • 王磊,许益镌,曾玲,梁钰铃,李潘潘,吴娇,陆永跃(华南农业大学红火蚁研究中心).发现红火蚁入侵中国19年:科技支撑体系构建[J].环境昆虫学报,2022,第6期
  • 雷妍圆1,官昭瑛2,Abid Hussin3(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广东省植物保护新技术重点实验室;深圳技师学院;费萨尔国王大学农业与食品科学学院).红火蚁病原真菌AUGM47早期发育超微结构研究[J].环境昆虫学报,2022,第6期
  • 王裕华1,李群臣1,王刚1,吕利华2,何余容1,王德森1(华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昆虫学系;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热处理对红火蚁工蚁的致死效果评估[J].环境昆虫学报,2022,第6期
  • 赵雪晴1,李琼芬2,王燕1,刘莹1,尹艳琼1,陈福寿1,谢志英3,李向永1,张红梅1,李大军4,谌爱东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云南省农业跨境有害生物绿色防控重点实验室;景洪市植保植检站;西双版纳州植保植检与土壤肥料工作站;江苏克胜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几种杀虫剂对热带雨林生态区红火蚁蚁巢和工蚁的灭杀效果[J].环境昆虫学报,2022,第6期
  • 关子盈1,邵翠翠1,2,石庆型1,陈婷1,吕利华1,陈洁1,齐国君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广东省植物保护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扶桑绵粉蚧及其蜜露对红火蚁的召集作用[J].环境昆虫学报,2022,第6期
  • 龙秀珍1,吴雨欣2,何瞻1,高旭渊1,曾宪儒1,韦德卫1,江小冬1,张建民2,农向群3,于永浩1(广西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华南果蔬绿色防控重点实验室/广西作物病虫害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长江大学农学院).红火蚁活性真菌菌株的室内筛选研究[J].环境昆虫学报,2022,第6期
  • 蔡霓1,龙秀珍2,刘蓉1,吴雨欣3,曾宪儒2,农向群1,王广君1,涂雄兵1,张泽华1(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广西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长江大学农学院).一株白僵菌对红火蚁的毒力及对免疫酶活性与基因表达的影响[J].环境昆虫学报,2022,第6期
  • 李燕1,刘英2,廖召发3,李玉美3,成志荣2,黄曦2,李悦娜2,谌爱东4,陈福寿4(云南省植保植检站;曲靖市植保植检站;沾益区植保植检站;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资源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外来入侵生物防控重点实验室(昆明),云南省农业跨境有害生物绿色防控重点实验室).曲靖市沾益区红火蚁发生规律研究[J].环境昆虫学报,2022,第6期
  • 张娟1,2,3,黄俊1,4,苏红利2,3,曾玲1,陆永跃1(华南农业大学红火蚁研究中心;浙江省园林植物与花卉研究所;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和浙江省植保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危害因子与风险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红火蚁入侵对玉米植株上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J].环境昆虫学报,2022,第6期
  • 梁钰铃1,高亿波2,梁铭荣1,王磊1,陆永跃1(华南农业大学红火蚁研究中心;广东省森林资源保育中心).蚁巢受到干扰后红火蚁工蚁的连续性活动变化[J].环境昆虫学报,2022,第6期
  • 马琳1,陈浩涛2,任麒麟1,张蕾1,江幸福1(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园艺作物病虫害治理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红火蚁工蚁受侵扰的行为反应强度与蚁巢大小和侵扰强度之间的关系研究[J].环境昆虫学报,2022,第6期
  • 吴洪鑫,许亚婷,康泽泓,杨荣蓉,陆永跃,金丰良,许小霞(华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昆虫学系,广东省生物农药创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一带一路”农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科技产业创新院).红火蚁Serpin家族基因鉴定及其在绿僵菌侵染下的表达模式分析[J].环境昆虫学报,2022,第6期
  • 黄俊1,2,丁浩毅2,钱诚1,张娟3,李晓维1,刘又高4,章金明1,张治军1,吕要斌1,2(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省部共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危害因子与风险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农林大学现代农学院;浙江省园林植物与花卉研究所;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两种红火蚁监测方法应用效果的比较[J].环境昆虫学报,2022,第6期
  • 李玉玲,江秋莹,宋士成,陆永跃,许益镌(华南农业大学红火蚁研究中心).4种饵料对小火蚁工蚁的诱集效果比较[J].环境昆虫学报,2022,第6期
  • 刘晓彤1,2,黄俊1,张娟3,李晓维1,夏小春4,吕要斌1,2(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和浙江省植保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危害因子与风险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浙江省园林植物与花卉研究所;山东海能科学仪器有限公司G.A.S.事业部).基于GC-IMS技术的不同红火蚁监测诱饵的风味成分分析[J].环境昆虫学报,2022,第6期
  • 赵翊,冉浩,陆永跃,许益镌(华南农业大学红火蚁研究中心).小火蚁的形态特征、分布危害及监测与防控[J].环境昆虫学报,2022,第6期
  • 徐艳玲1,2,秦誉嘉1,刘慧2,朱景全2,李志红1,方焱3,马晨2,赵守歧2(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生物安全系,农业农村部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监测防控重点实验室;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天津海关).考虑农业保护地因素下的红火蚁适生性分析[J].环境昆虫学报,2022,第6期
  • 李磊1,邢增华2,韩冬银1,张方平1,梁昌寿1,符悦冠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农村部热带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山西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红火蚁工蚁对颜色信号的选择与利用[J].环境昆虫学报,2022,第6期
  • 高杰1,徐艳勤2,王文凯2,陈立1(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命科学与绿色发展研究院;长江大学农学院).红火蚁搬尸信号物质的初步研究[J].环境昆虫学报,2022,第6期
  • 肖月1,张锦花1,陈健鑫1,洪永生1,张东华1,马焕成2,伍建榕1,2(西南林业大学生物多样性保护学院,云南省高校森林灾害预警控制重点实验室;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西南地区生物多样性保育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红火蚁病原真菌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J].环境昆虫学报,2022,第6期
  • 易梅,梁钰铃,邓杰夫,林博健,齐易香,陆永跃(华南农业大学红火蚁研究中心).红火蚁工蚁体积、重量与数量之间关系研究[J].环境昆虫学报,2022,第6期
  • 许亚婷,杨荣蓉,吴洪鑫,陆永跃,金丰良,许小霞(华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昆虫学系,广东省生物农药创制与应用重点实验室,“一带一路”农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科技产业创新院).红火蚁Toll受体家族免疫响应绿僵菌表达模式的研究[J].环境昆虫学报,2022,第6期
  • 李群臣1,2,石庆型1,陈婷1,陈洁1,吕利华1,齐国君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广东省植物保护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表皮碳氢化合物在3种火蚁属蚂蚁成虫鉴定中的应用[J].环境昆虫学报,2022,第6期
  • 翟欣1,谢宏权1,潘志萍1,王磊2(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广东省动物保护与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野生动物保护与利用公共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红火蚁研究中心).全球红火蚁研究状况的文献计量分析[J].环境昆虫学报,2022,第6期
  • 陆永跃(《环境昆虫学报》编辑部).主编的话[J].环境昆虫学报,2022,第6期
  • 赵航,吴国星,汤永玉,张曼,梁晨,邢孔政,兰明先,高熹(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叉角厉蝽触角转录组及嗅觉相关基因分析[J].环境昆虫学报,2022,第5期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6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