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司林波1,2,裴索亚2,王伟伟2(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新中国教育评价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基本规律与实践启示 ——基于教育评价相关政策文本的扎根理论研究[J].大学教育科学,2021,第6期
  • 时昱1,余鸿飞2(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大学社会学院).地区发展与高等教育获得的性别差异 ——基于全国12所高校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J].大学教育科学,2021,第6期
  • 常思亮,欧阳攀园(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专业硕士“差评”学位论文典型特征 ——基于H省1486份专家盲审评阅书的分析[J].大学教育科学,2021,第6期
  • 徐丹,徐慧(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同伴·教师·辅导员:各类人际互动如何影响“双一流”高校本科生的院校归属感?[J].大学教育科学,2021,第6期
  • 别敦荣(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十四五”时期大学发展规划的战略意义[J].大学教育科学,2021,第6期
  • 陈志伟1,余烁2,刘莹3(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郑州大学教育学院).德国高校在线教学联盟的发展现状及管理模式研究[J].大学教育科学,2021,第6期
  • 陈浩(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輶轩语》的学规属性及书院传播[J].大学教育科学,2021,第6期
  • 余小波1,张欢欢2(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大学评议: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机制[J].大学教育科学,2021,第6期
  • 唐珍名(湖南大学;湖南大学宣传部;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毛泽东与湖南大学的渊源及其受岳麓书院的教育影响[J].大学教育科学,2021,第6期
  • 刘爱生,李悦(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大学作为锚机构: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探索与经验[J].大学教育科学,2021,第6期
  • 王智超(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大学学术不端行为治理研究的新进展 ——评《法理与学理:大学学术不端行为问责研究》[J].大学教育科学,2021,第6期
  • 刘振天(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把握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的本质特征[J].大学教育科学,2021,第6期
  • 王鉴(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保障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J].大学教育科学,2021,第6期
  • 尹弘飚(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系).大学生学习投入:本科教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J].大学教育科学,2021,第6期
  • 张铭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高校课程高质量发展的关系域与着力点[J].大学教育科学,2021,第6期
  • (《大学教育科学》编辑部).《大学教育科学》2022年选题计划[J].大学教育科学,2021,第6期
  • 蒋家琼1,张亮亮2(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英国高等教育质量风险监管:缘起、实施及启示[J].大学教育科学,2021,第6期
  • 刘振天1,李森2,3,4,张铭凯5,6,王鉴7,尹弘飚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海南师范大学;海南师范大学海南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海南省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基地”;海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西南大学教育学部课程教学研究院;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香港中文大学教育学院课程与教学系).笔谈: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思考与分类推进[J].大学教育科学,2021,第6期
  • 李森(海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意蕴与战略选择[J].大学教育科学,2021,第6期
  • 吕林海(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中国大学“新文科教育”建设:价值蕴意、核心内涵与实践路径[J].大学教育科学,2021,第5期
  • 李立国,赵阔(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跨学科知识生产的类型与经验 ——以21世纪诺贝尔自然科学奖为例[J].大学教育科学,2021,第5期
  • 陈厚丰,张凡稷(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近十年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轨迹、困境与路径抉择[J].大学教育科学,2021,第5期
  • 周廷勇(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大学学术评价何以回归学术本质?[J].大学教育科学,2021,第5期
  • 袁媛1,刘海峰2(南京林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浙江大学).新高考改革的先导:江苏高考“08方案”的反思[J].大学教育科学,2021,第5期
  • 刘文(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高考改革深化期制度公平的现实样态与未来启示 ——基于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数据的分析[J].大学教育科学,2021,第5期
  • 黄巨臣,李乐帆(兰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人文性:中国高等教育学建构的价值向度[J].大学教育科学,2021,第5期
  • 杨小芳(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建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评《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评价研究》[J].大学教育科学,2021,第5期
  • 李良立,陈廷柱(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民国时期北京大学院系设置调整及其治理变革 ——兼论蔡元培与蒋梦麟院系治理思想的异同[J].大学教育科学,2021,第5期
  • 易红郡,曾咏柳(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宗教改革时期英国大学的变迁[J].大学教育科学,2021,第5期
  • 赵锋(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型大学教师教学评价制度研究 ——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视角[J].大学教育科学,2021,第5期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共有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