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朱冠楠,姚鹏(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农业文化遗产生态位的时空要素与层级跃升辨析——基于浙江长兴紫笋茶的实证案例[J].中国农史,2023,第6期
  • 王加华(山东大学儒家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中国古代农耕图像研究的理念与方法[J].中国农史,2023,第6期
  • 徐媛,晋文(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筭卒”辨析:东牌楼东汉户籍简新探[J].中国农史,2023,第6期
  • 张箭,孙静静(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西红柿的世界发展传播史研究[J].中国农史,2023,第6期
  • 羌建(南通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开路先锋:清末民初淮南盐垦公司的农业改良尝试及其当代启示[J].中国农史,2023,第6期
  • 蒋静(南京大学历史学院).保坝与建闸:民国胥河水利冲突背后的舆论引导与利益诉求[J].中国农史,2023,第6期
  • 王志龙(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近代皖中农村宗族对祖坟的保护——基于看坟人视角[J].中国农史,2023,第6期
  • 刘晓光,董文浩,董维春(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启蒙运动时期欧洲农业发展与高等教育回应[J].中国农史,2023,第6期
  • 王佳妮,沈成飞(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农作法改良困境与因应之策[J].中国农史,2023,第6期
  • 孙瑜(哈尔滨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论近代以来日本对中国东北海洋渔业的控制与掠夺[J].中国农史,2023,第6期
  • 崔江浩,李群(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与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的合作及时代意义[J].中国农史,2023,第6期
  • 宁晓莞,张佩国(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清代桑园围的景观制作与历史记忆——围绕《桑园围志》的编纂[J].中国农史,2023,第6期
  • 邱振威(中国国家博物馆).太湖流域史前植物性食物资源初探——以朱墓村等遗址为例[J].中国农史,2023,第5期
  • 安婷,张之恒(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葫芦的起源、传播与驯化研究[J].中国农史,2023,第5期
  • 李鑫鑫1,何红中2(贵州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审计大学经济学院).国家主导:汉唐时期苜蓿在西北地区的推广管理[J].中国农史,2023,第5期
  • 冷鹏1,全思懋2(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明清以来苏南地区传统有机肥草塘泥的积制与施用研究[J].中国农史,2023,第5期
  • 方前移(安徽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技术、组织:近代中日蚕丝业的竞争力差异[J].中国农史,2023,第5期
  • 戚晓明,刘春卉,尹秋玲(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民国时期苏南乡村建设运动中的公共空间[J].中国农史,2023,第5期
  • 杜新豪(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明代中后期山东的稻作技术与稻米南销[J].中国农史,2023,第5期
  • 董圣兰1,范金民2(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太平天国战后江宁府减赋呼吁及其成效[J].中国农史,2023,第5期
  • 杨凯,钱逸涛(江苏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所).破序者:日本的远东海洋生物资源博弈历程研究——以近代腽肭兽产业为例[J].中国农史,2023,第5期
  • 马建强,郭松宇(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近代红茶改良先驱“宁茶振植”的创办经营与历史定位[J].中国农史,2023,第5期
  • 孙跃1,孙大尉2(南京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从《靖江宝卷》所见明清吴方言区农业民俗[J].中国农史,2023,第5期
  • 张阳1,曹建恩1,2(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局).西学东渐与晚清农科系统化的形成——评《晚清农学的兴起与困境》[J].中国农史,2023,第5期
  • 闵祥鹏,成雅昕(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历史文化学院).百年中国灾害史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及其路径反思[J].中国农史,2023,第4期
  • 许瑶1,赵珍2(新疆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华侨大学华侨华人与区域国别研究院).清代哈密豌豆供求与农业生态系统调适[J].中国农史,2023,第4期
首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共有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