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刘箫锋,张锦霖(国防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成式人工智能冲击高校思政教育的三维探赜[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3,第12期
  • 胡瑞,蒋蓓蓓(华中农业大学).数字化赋能高等教育评价:样态、困境与突破[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3,第12期
  • 张清宇,李珂(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重要论述的内涵要义与价值意蕴[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3,第12期
  • 荆鹏,吕立杰(东北师范大学).弥合数字鸿沟: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国际镜鉴与本土应对[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3,第12期
  • 杨磊(西南大学).我国职业教育高考政策评估与优化 ——基于31 个省份的相关政策文本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3,第12期
  • 申国昌,白静倩(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式高等教育现代化道路自信的历史基础、内在逻辑与提升路径[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3,第12期
  • 潘岳林,荀渊(华东师范大学).后实证主义教师教育政策研究的价值意蕴及启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3,第12期
  • 孙杰远,于玲(广西师范大学).论教育强国建设的文化支持系统[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3,第12期
  • 任晓伟(西藏民族大学).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关于思政课教学地位的几点新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3,第12期
  • 滕洋(华中师范大学).我国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实践探索、现实困境与优化策略[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3,第11期
  • 包天强(淮阴师范学院).数字时代高校加强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原则与实施路径[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3,第11期
  • 党漾,詹逸思,丁若曦,李曼丽(清华大学;上海师范大学).高校“拔尖学生”学术自我认同概念及测量工具研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3,第11期
  • 姚遥,高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图像语境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论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3,第11期
  • 邬志辉,高清晨(东北师范大学).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建设教育强国 ——兼论毛泽东的人民教育思想[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3,第11期
  • 鲁沛竺,周元宽(山西大学;安徽师范大学).高质量教育体系:政策话语与理论话语的“分”与“合”[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3,第11期
  • 汪雅霜,袁玉婷(南京大学).高影响力教育活动参与对拔尖学生社会情感能力的影响 ——基于“国家大学生学情调查”数据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3,第11期
  • 李护君,石连海(广西师范大学;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权利契约与权力制衡:美国私立研究型大学章程执行有效性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3,第11期
  • 黄兴胜,黄少成(教育部宣传教育中心;中国地质大学).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筑牢青年学生的思想根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3,第11期
  • 廖来红(北京大学).干部教育培训教材的定义辨析 ——兼谈与课程、教科书之间的关系[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3,第11期
  • 李奕(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教育贡献 ——来自首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与启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3,第10期
  • 施一公(西湖大学;中国科学院).立足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探索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之路[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3,第10期
  • 潘玉腾(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强国视域下弘扬教育家精神的逻辑理路[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3,第10期
  • 冯丹,朱德全(西南大学).中国教育评价改革的制度变迁:脉络、逻辑与路向[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3,第10期
  • 续梅(北京邮电大学).以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推动教育强国建设[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3,第10期
  • 刘佳(扬州大学).“新时代教育公平”的中国话语阐释[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3,第10期
  • 张东刚(中国人民大学).弘扬教育家精神打造“经师”和“人师”相统一的高素质教师队伍[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3,第10期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6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