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德鑫1,逄丹丹2,顾佩华3(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天津大学教育学院/新工科教育中心;天津大学新工科教育中心).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现代产业学院高质量发展:目标、策略与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23,第12期
-
梅雄杰1,计国君2,3(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师发展中心;厦门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厦门大学管理学院).新时代高校教师教学评价体系:人性审思与重构之向[J].中国高教研究,2023,第12期
-
邬大光1,2,3,胡小平1(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兰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超越绩效:大学治理能力与大学制度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23,第12期
-
刘旭东(江苏师范大学法学院;江苏师范大学教育法研究中心).领域型教育法典中法律责任的规范构造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23,第12期
-
刘亚荣,崔明明,庞加欣,闫伟(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干部教育研究中心).加州大学职员制升级换代改革及其推动机理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23,第12期
-
陈婷婷1,王者鹤2(浙江理工大学发展规划处(高等教育研究所);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秘书处编辑部).英国高校教师科研发展性评价体系的运行机制及其逻辑指向[J].中国高教研究,2023,第12期
-
王战军1,2,翟亚军3,张微1(北京理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华北电力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构建四级三类学位体系支撑高等教育强国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23,第12期
-
邓静秋(北京外国语大学法学院).教育法典编纂的宪法基础[J].中国高教研究,2023,第12期
-
肖烨,曹宇莲,哈巍(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人口和人才的双重红利:高校新建校区对区县人力资本的影响[J].中国高教研究,2023,第12期
-
王思遥(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生跨学科能力的培养机制研究——基于3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的调查[J].中国高教研究,2023,第12期
-
冉云芳,吴希(苏州大学教育学院).职业院校教师参与校企合作的决策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23,第12期
-
王涛(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学科性视角下高校跨学科的演变:从学科交叉到交叉学科[J].中国高教研究,2023,第12期
-
周详1,2,王小梅3,刘植萌4(中国人民大学评价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中国高教研究》;全国高校信息资料研究会研究部).中国职业教育研究的进展与特点——2022年全国高校职业教育科研论文统计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23,第12期
-
郭丛斌1,邱世琛2(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研究所).研究生博硕比对区域创新的影响——兼论我国博士研究生的适度规模[J].中国高教研究,2023,第12期
-
张德祥,王晓玲(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产学研深度融合与高等教育强国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23,第11期
-
王少媛(辽宁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高等教育系统功能重塑的制度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23,第11期
-
王扬1,刘景超2,赵沁平3,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综合管理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中国工程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联合体的构建思路与实现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23,第11期
-
郭玉婷(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欧洲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的政策演进、现实困境与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23,第11期
-
程睿(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ChatGPT介入学术论文创作透明度义务的履行[J].中国高教研究,2023,第11期
-
张亮1,2,3,施佳欢4(南京大学研究生院;南京大学教学委员会;南京大学哲学系;南京大学新生学院).文科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理念认知与实践行动——基于全国文科拔尖基地的调查[J].中国高教研究,2023,第11期
-
田家玮(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科技与文化创新人才的城市品质偏好——基于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的实证检验[J].中国高教研究,2023,第11期
-
刘克勇(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教育促进个体技能学习:障碍及其消解[J].中国高教研究,2023,第11期
-
庄西真(江苏理工学院职业教育研究院).技能形成的历史变迁与职业教育的改革逻辑[J].中国高教研究,2023,第11期
-
李政(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国家职业资格的治理模式和优化路径——基于技能专业化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23,第11期
-
杨佳乐(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高等教育对建设世界人才中心与创新高地的贡献——基于全球38个国家数据的实证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23,第11期
-
贝尔唐·哈盖1,2,赫伯特·耶格3,赵巍胜4,孙金声5,6,沈毅7,刘汉龙8,9,薄拯10(法国国立应用科学学院集团;图卢兹大学;德国联邦经济事务和气候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石油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中国工程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重庆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浙江大学工程师学院).推进产教融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笔谈)[J].中国高教研究,2023,第11期
-
辜刘建1,王传毅1,2(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教育部-清华大学教育战略决策与国家规划研究中心).需求导向的高校专任教师供给优化研究:面向2035的预测[J].中国高教研究,2023,第11期
-
哈盖,贝尔唐(法国国立应用科学学院).推进产教融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笔谈)·法国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模式与经验[J].中国高教研究,2023,第11期
-
耶格,赫伯特(德国联邦经济事务和气候部).推进产教融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笔谈)·欧洲大学教育与产业期望:如何弥合差距[J].中国高教研究,2023,第1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