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刘建伟(中央财经大学).大国战略竞争背景下美国稀土产业链的重建及其影响[J].太平洋学报,2022,第12期
  • 赵隆(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乌克兰危机背景下的俄罗斯北极能源开发:效能重构与中国参与[J].太平洋学报,2022,第12期
  • 廖兵兵(上海财经大学).“双碳”目标下我国航运实现碳中和路径研究[J].太平洋学报,2022,第12期
  • 邹志强(复旦大学).中国对欧港口投资与中欧互联互通伙伴关系[J].太平洋学报,2022,第12期
  • 李将(中国社会科学院).论多边主义价值性的基本构成 ——以包容和人本价值为视角[J].太平洋学报,2022,第12期
  • 张新民,张稷锋(西南大学).网络法域外适用的法理阐释:概念、逻辑与原则[J].太平洋学报,2022,第12期
  • 唐新华(清华大学).美国综合威慑战略中的技术互操作性[J].太平洋学报,2022,第12期
  • 林灿铃,张玉沛(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海底区域活动之国际环境法规制[J].太平洋学报,2022,第12期
  • 丁纯1,罗天宇2(复旦大学;清华大学).从亚洲战略到“印太战略”:欧盟全球战略重心的转移及逻辑[J].太平洋学报,2022,第11期
  • 王竞超(华中科技大学).重新审视日本“印太战略”:国内政治视角下的考察[J].太平洋学报,2022,第11期
  • 李生辉(广东海洋大学广东;上海交通大学上海).海洋空间规划的缘起、演变与展望——基于全球数据的实证分析[J].太平洋学报,2022,第11期
  • 姜雪晴,李 婧(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数字货币的政治经济学思考:效率、公平与合法性[J].太平洋学报,2022,第11期
  • 吴改(郑州大学).WTO透明度原则与中国农业领域的遵约实践[J].太平洋学报,2022,第11期
  • 林斯娴(北京外国语大学).新时代大周边舆论环境研究:结构、特征及启示[J].太平洋学报,2022,第11期
  • 张发林(南开大学).国际制度性权力的生成及其实践[J].太平洋学报,2022,第11期
  • 马骦(天津师范大学).美国外资安全审查下的投资壁垒与中国企业的应对策略[J].太平洋学报,2022,第11期
  • 廖民生1,刘洋2(海南热带海洋学院;马来西亚新纪元大学学院).新时代我国海洋观的演化 ——走向“海洋强国”和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路径探索[J].太平洋学报,2022,第10期
  • 宋国友(复旦大学).拜登政府对华经贸政策:再调整与新竞争[J].太平洋学报,2022,第10期
  • 余南平,杜志远(华东师范大学).拜登政府对华政策调整及引发的复合安全困境问题研究[J].太平洋学报,2022,第10期
  • 谈晓文(上海对外经贸大学).WTO诸边倡议的制度成因、发展路径与中国因应[J].太平洋学报,2022,第10期
  • 李雪平(武汉大学).南极保护区制度会否创设新的历史性权利 ——基于对南极领土主权问题的思考[J].太平洋学报,2022,第10期
  • 蔡梓(华东师范大学).病笃乱投医:英国“南沙基地建设”构想的形成与幻灭(1935—1938年)[J].太平洋学报,2022,第10期
  • 陈小鼎,罗润(兰州大学).亚投行气候投资的新实践:影响、挑战及其应对[J].太平洋学报,2022,第10期
  • 高健军(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院“侵犯主权权利和海洋空间案”中的毗连区问题[J].太平洋学报,2022,第10期
  • 何田田(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国海洋法公约》40年:历程、挑战和中国角色[J].太平洋学报,2022,第9期
  • 史沛然(中国社会科学院).“韧性供应链”战略与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角色再定位[J].太平洋学报,2022,第9期
  • 陈曦笛1,张海文2(清华大学;自然资源部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全球海洋治理中非政府组织的角色 ——基于实证的研究[J].太平洋学报,2022,第9期
  • 朱利江,武俊松(中国政法大学).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权利挑战、规则重构和诉讼愿景[J].太平洋学报,2022,第9期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共有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