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王燕1,2,姚振童1,2,祝艳君1,2,刘学淞1,2,姚文君1,2,马新东1,2,王震1,2(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国家环境保护近岸海域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2019年渤海氮磷营养盐季节变化及富营养化状况[J].海洋环境科学,2021,第6期
  • 张灿,孟庆辉,初佳兰,柳圭泽,王传珺,赵媛媛,赵建华(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国家环境保护近岸海域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我国海水养殖状况及渤海养殖治理成效分析[J].海洋环境科学,2021,第6期
  • 屠建波1,2,3,4,陈燕珍3,4,万萌萌1,2,王江涛1,2,谭丽菊1,2,孙欢3,4(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天津市海洋环境监测预报中心).2009-2018年天津近岸海域水质状况及变化趋势分析[J].海洋环境科学,2021,第6期
  • 赵博1,2,张盼1,2,于永海1,2,孙家文1,2,王平1,2,张连杰1,2,张广帅1,2(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国家环境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整治修复重点实验室).渤海海洋生态修复现状、不足及建议[J].海洋环境科学,2021,第6期
  • 王琰1,2,牟秀娟1,2,徐承芬1,2,3(青岛海洋地质工程勘察院;山东省海岸带评价与规划工程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海洋大学).莱州湾海洋生态环境状况与污染防治策略初探[J].海洋环境科学,2021,第6期
  • 宋爽1,郭丽峰1,张辉1,张浩2(生态环境部海河流域北海海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生态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中心;生态环境部海河流域北海海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流域-河口-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机制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2021,第6期
  • 周滨1,孙丽娜1,王秋莲2,李艳英1,柴曼3,邢美楠1,郭美彤3(天津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天津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天津环科环境咨询有限公司).天津市近岸海域氮、磷入海总量核算初探[J].海洋环境科学,2021,第6期
  • 刘旭东1,汪进生1,孙立娥1,崔文连1,李曌2(山东省青岛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渤海山东近岸海域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分析[J].海洋环境科学,2021,第6期
  • 张广帅1,2,闫吉顺1,2,吴婷婷3,孟庆辉1,2,王权明1,2,蔡悦荫1,2(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国家环境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整治修复重点实验室;大连指南针海洋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辽东湾近岸海域开发利用对海水环境质量的影响[J].海洋环境科学,2021,第6期
  • 于彩芬1,许道艳1,邢庆会1,上官魁星2,刘长安1,廖国祥1,张悦1(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临沂市生态文明建设服务中心).浅谈环渤海地区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防治建议[J].海洋环境科学,2021,第6期
  • 张盼1,2,闫吉顺1,2,赵博1,2,张连杰1,2,于永海1,2,刘伟杰3,牟英春4,康婧1,2(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国家环境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整治修复重点实验室;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渤海直排海污染源排放特征及管理对策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2021,第6期
  • 关骁倢,鞠茂伟,陈兆林,孙丽艳,王薇(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渤海围填海历史遗留问题处理的实践经验启示——以大连金普新区为例[J].海洋环境科学,2021,第6期
  • 凌欣1,韩雪2(山东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咸阳市安全生产执法监察支队).流域-河口-渤海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机制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2021,第6期
  • 余东,朱容娟,梁斌,郑楠(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基于陆海统筹的渤海山东省近岸海域总氮总量控制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2021,第6期
  • 刘冰洁,姜沄林,蒋宇霞,陆尧,寇杰锋,邓瀚锵,孙凯峰(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天津市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的对策成效浅析[J].海洋环境科学,2021,第6期
  • 郑楠1,2,徐雪梅1,2,魏雅雯1,2,赵化德1,2(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国家环境保护近岸海域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夏季环渤海主要入海河流溶解无机碳分布及入海通量估算[J].海洋环境科学,2021,第6期
  • 杨启成1,于晓霞2,聂婕1,宋德瑞3,刘成4,王成贺1,时津津1,王修林5,6,7(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部;山东省生态环境规划研究院;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深海圈层与地球系统前沿科学中心).莱州湾陆海污染源多级监测和评价分析系统[J].海洋环境科学,2021,第6期
  • 王平1,2,孙家文1,2,董祥科1,2,方海超1,2,张子鹏1,2,尹晶1,2(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国家环境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整治修复重点实验室).生态修复后普兰店湾水体交换数值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2021,第6期
  • 杨晓龙1,2,3,郭美玉2,叶金清2,袁秀堂4,张安国2,李淑英3,徐永平3,杨超杰1(海南热带海洋学院热带海洋生物资源利用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大连赛姆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博士后工作站;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黄渤海不同生长阶段的日本鳗草对5种重金属(锌、铬、铜、铅、镉)的生物蓄积[J].海洋环境科学,2021,第6期
  • 商思瑶1,刘艳飞1,王欢2,高立娜1,尹鹏1(唐山市环境规划科学研究院;唐山市生态环境局).唐山市近岸海域入海排污口监管对策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2021,第6期
  • 韩彤1,王秋莲1,韩龙1,夏妍梦2(天津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天津天滨瑞成环境技术工程有限公司).天津市入海排污口监管体系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2021,第6期
  • 张志锋.《海洋环境科学》渤海综合治理专刊序言[J].海洋环境科学,2021,第6期
  • 丁德文1,2,3,索安宁1,2(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关于海洋人工生态系统理论范式的思考[J].海洋环境科学,2021,第5期
  • 吴婷婷1,张广帅2,3,闫吉顺2,3,蔡悦荫2,3,方海超2,3,孙家文2,3,于永海2,3(大连指南针海洋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国家环境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整治修复重点实验室).近30年鸭绿江口滨海湿地景观格局演变及其社会驱动力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2021,第5期
  • 旷泽行1,2,汪慧娟2,谷阳光2,齐占会2,黄洪辉2(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海南岛昌化江河口海域生物体重金属富集特征与概率健康风险评价[J].海洋环境科学,2021,第5期
  • 马奔1,赵辉1,2(广东海洋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夏季珠江口叶绿素a和营养盐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海洋环境科学,2021,第5期
  • 任效忠1,2,王江竹2,3,薛博茹2,3,姜恒志4,宛立3,王国峰5,车宗龙2,3(大连海洋大学海洋科技与环境学院;设施渔业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大连海洋大学海洋与土木工程学院;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沈阳工程学院).方形圆弧角海水养殖池排污特性的试验研究[J].海洋环境科学,2021,第5期
  • 高玉1,姜海波1,2(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海洋浮游植物对磷限制的响应机制[J].海洋环境科学,2021,第5期
  • 李妙聪1,刘文胜2,江锦花3(台州市生态环境局温岭分局;温州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台州学院环境工程系).乐清湾海水养殖环境水质质量时空变化及富营养化状况评价[J].海洋环境科学,2021,第5期
  • 张悦,许道艳,廖国祥,刘长安,雷威,上官魁星(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中国海洋保护区的生态环境监测工作[J].海洋环境科学,2021,第5期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5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