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勇1,2,3,4,王友绍1,2,3,5(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亚湾海洋生物综合实验站;中国科学院南海生态与环境工程创新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实验室(广州)).重金属胁迫下四种红树植物幼苗生理响应特征[J].热带海洋学报,2022,第6期
-
顾靖华,朱建荣,金智(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东师范大学)).长江口宝钢码头溢油事故油膜漂移扩散数值模拟[J].热带海洋学报,2022,第6期
-
INYANG Aniefiok Ini1,2,3,4,5,周月月1,2,3,4,5,王友绍1,2,3,5(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亚湾海洋生物综合试验站;中国科学院南海生态环境工程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广东沿海红树林区水质变化特征与富营养状态评估[J].热带海洋学报,2022,第6期
-
程皓1,2,3,王友绍1,2,3,马晓宇1,2,3(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亚湾海洋生物综合试验站;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红海榄幼苗根系呼吸代谢对水淹胁迫的响应[J].热带海洋学报,2022,第6期
-
谢勇1,2,3,4,王友绍1,2,3,5,张维仕6(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亚湾海洋生物综合试验站;中国科学院南海生态环境工程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临沂市白沙埠中学).红海榄肉桂酸-4-羟基化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J].热带海洋学报,2022,第6期
-
苏柏予1,2,3,4,5,张维仕6,王友绍1,2,3,4(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亚湾海洋生物综合试验站;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中国科学院南海生态环境工程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临沂市白沙埠中学).三种红树根部组织抗氧化酶活性对水淹胁迫的响应[J].热带海洋学报,2022,第6期
-
郝露露1,2,柯明思2,朱奕秀2,许燕敏2,张颖2,3,郑春芳1(温州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岭南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海南省红树林研究院)).低温胁迫下红榄李(Lumnitzera littorea)DEAD-box RNA 解旋酶基因的表达分析[J].热带海洋学报,2022,第6期
-
刘双双1,2,杨升2,刘星2,陈秋夏2,王金旺2,郭晋敏1,2,王佳玉2,王文卿3,吴伟志4,5,梁立成5,张小伟4,5(浙江农林大学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浙江省林业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不同鲜重秋茄胚轴形态及其对幼苗生长的影响[J].热带海洋学报,2022,第6期
-
黄思军1,2,邱晨1,3,龙超1,2,龙丽娟1,2,4(中国科学院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中国科学院大学;三亚海洋生态环境工程研究院).三亚湾珊瑚来源虫黄藻不同株系微环境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差异比较分析[J].热带海洋学报,2022,第6期
-
张颖1,杨栎潼2,刘冰1,3,郑凡昱1,罗鹏1,陈偿1,4(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应用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中国东盟海洋技术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海南西沙海洋环境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长棘海星(Acanthaster planci)幼体特异性PCR 检测技术与应用[J].热带海洋学报,2022,第6期
-
吴钟启悦1,2,3,王雷3,陈立飞4,李秀保1,2,董志军3(海南大学海洋学院;海南大学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牟平海岸带环境综合试验站;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金洋水产原种场).海洋酸化和低氧及其节律性变化对海蜇碟状幼体的影响[J].热带海洋学报,2022,第6期
-
吴伟志1,2,赵志霞3,杨升3,梁立成2,陈秋夏3,卢翔3,刘星3,张小伟1,2(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浙江省林业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浙江省红树林分布和造林成效分析[J].热带海洋学报,2022,第6期
-
叶锦成1,2,陈毅青3,高琳1,周鲜娇1,钟才荣3,张颖1,王芸1(岭南师范学院红树林研究院;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生态学系;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海南省红树林研究院)).红树植物拟海桑及其亲本的根际细菌群落特征分析[J].热带海洋学报,2022,第6期
-
谢皆烁1,2,龚延昆1,2,牛建伟1,2,何映晖1,2,陈植武1,2,许洁馨1,2,蔡树群1,2(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苏禄—苏拉威西海内孤立波动力参数时空变化特征[J].热带海洋学报,2022,第6期
-
唐灵1,2,聂宇华1,2,王平1,2,汤超莲1,2(国家海洋局南海信息中心;自然资源部海洋环境探测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1974—2020年珠江口外海海洋热浪变化趋势分析[J].热带海洋学报,2022,第6期
-
唐超礼1,2,陶鑫华1,魏圆圆3,戴聪明4,魏合理4(安徽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安徽大学互联网学院;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气光学重点实验室).东亚及西太平洋地表温度时空模态分析及预测研究[J].热带海洋学报,2022,第6期
-
韩通1,2,李晶晶1,刘正一2,刘凯3,张金浩4,秦松1,2,钟志海2(河海大学海洋学院;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东营市海洋发展和渔业局;烟台市海洋经济研究院).红纤维虾形草(Phyllospadix iwatensis)种子形态及内部特征[J].热带海洋学报,2022,第6期
-
吕泓柯1,2,3,巩远发1,王桂华4(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湖南省人工影响天气领导小组办公室;气象防灾减灾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印度洋海表盐度预报的线性马尔可夫模型及其改进办法[J].热带海洋学报,2022,第6期
-
杨红强1,2,3,谭飞1,2,4,徐辉龙1,2,张喜洋1,2,施祺1,2,陶士臣1,2(中国科学院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海生态环境工程创新研究院;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中国科学院南沙海洋生态环境实验站;中国科学院大学).环礁潟湖沉积物重建南沙群岛小冰期以来的热带气旋活动[J].热带海洋学报,2022,第6期
-
连昌朋,吴韬,王超奇,杨凌,潘英(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广西高校水生生物健康养殖与营养调控重点实验室).广西北海营盘海域钝缀锦蛤(Tapes conspersus)卵巢发育、卵子和卵黄发生的研究[J].热带海洋学报,2022,第5期
-
石睿1,2,陈举1,3,何云开1,3,隋丹丹4,舒业强1(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海南西沙海洋环境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仪器设备公共服务中心(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寒潮过程和海洋锋面影响南海西北部大气波导演变的个例分析[J].热带海洋学报,2022,第5期
-
许瀚之1,2,张华1,熊盼盼1,2,何毛贤1(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应用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马氏珠母贝异速生长个体对免疫刺激的差异响应[J].热带海洋学报,2022,第5期
-
王俊锋1,周雯颖2,田新朋1,刘永宏1(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广州中医药大学, 第五临床医学院).深海热液真菌Fusarium sp. SCSIO 06196 中抗病毒聚酮类化学成分研究[J].热带海洋学报,2022,第5期
-
刘爽1,2,经志友1,詹海刚1(热带海洋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基于生成对抗网络模型的热带和亚热带海洋中尺度涡预报研究[J].热带海洋学报,2022,第5期
-
史晓寒1,邹定辉1,何泉1,李刚2,3(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应用海洋学重点实验室).不同光强下长茎葡萄蕨藻(Caulerpa lentillifera)直立枝和匍匐枝的光生理特征及其对升温的响应[J].热带海洋学报,2022,第5期
-
束艾青1,许冬梅1,2,3,李泓2,吴海英4,沈菲菲1,2,邓华1,白亚雯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候与环境变化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江苏省气象台;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FY-3D 卫星MWHS-2 辐射率资料直接同化对台风“米娜”预报的影响[J].热带海洋学报,2022,第5期
-
何茜1,2,3,4,俞晓磊1,2,3,4,梁宇娴1,2,3,张喆1,2,3,4,黄晖1,2,3,周伟华1,2,3,袁翔城1,2,3(中国科学院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应用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三亚海洋科学综合(联合)实验室,海南省热带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三亚中科海洋研究院;海南三亚海洋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海南热带海洋生物实验站北京;中国科学院大学).升温对丛生盔形珊瑚两种形态型代谢和共生藻光合生理的影响[J].热带海洋学报,2022,第5期
-
乔立君1,2,姚雪梅1,2,余巧驰1,2(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海南大学);海南大学海洋学院).海南澳洲管体星虫卵细胞发育及生殖周期研究[J].热带海洋学报,2022,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