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刘传霞1,石成城2(济南大学文学院;康考迪亚大学人文学院).论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摩雅傣》的主题意蕴与女性形象叙事[J].文学与文化,2022,第4期
  • 王书艳.初盛唐园林的写意艺术及其诗画渊源[J].文学与文化,2022,第4期
  • 李小奇(商洛学院人文学院).辋川别业的文化建构和文化影响[J].文学与文化,2022,第4期
  • 樊文军(西北大学文学院;榆林学院文学院).邵雍及其的洛阳园林书写[J].文学与文化,2022,第4期
  • 张薇.图像内外:清代王云《休园图》的家族形塑倾向[J].文学与文化,2022,第4期
  • 郭鹏.越界·互换·融合——中国化爵士乐的生成路线与认同政治[J].文学与文化,2022,第4期
  • 马红旗,马晴.熊式一英译《王宝川》之得与《西厢记》之失研究[J].文学与文化,2022,第4期
  • 杨琳.发掘消失的明代曲艺——《金瓶梅词话》所载明代曲艺探赜[J].文学与文化,2022,第4期
  • 张铁荣.乾荣子对周作人创作之影响考察[J].文学与文化,2022,第4期
  • 王渊.十年铸铁(1990—2001)——中国金属音乐从风格诞生到流派形成[J].文学与文化,2022,第4期
  • 吴投文.重审新诗写作的难度[J].文学与文化,2022,第4期
  • 王珂.论浪漫主义对新诗功能的影响[J].文学与文化,2022,第4期
  • 李洁.论海男21世纪的诗歌创作[J].文学与文化,2022,第4期
  • 陈千里(南开大学文学院).“绮罗香泽”唯本色——清代女作家沈彩的文学评论[J].文学与文化,2022,第4期
  • 芮欣.从“民族诗人”到“神圣的歌者”——再论中国现代文学与文化语境中的但丁[J].文学与文化,2022,第4期
  • 史建国(山东大学文学院).莫言与“红高粱作家群”[J].文学与文化,2022,第3期
  • 杨宇静.电影《芙蓉镇》中的食物叙事与20世纪80年代的世俗伦理[J].文学与文化,2022,第3期
  • 曲慧钰,郝岚.“新世界文学”阅读模式及美国人文教育传统[J].文学与文化,2022,第3期
  • 张昊苏.《枣窗闲笔》涉《红楼梦》外证资料考实[J].文学与文化,2022,第3期
  • 姚晓雷1,陈玉璇2(浙江大学文学院;浙江大学).本色和时代的契合与龃龉——对农民诗人王老九诗歌创作现象的一种审视[J].文学与文化,2022,第3期
  • 姚孟泽.中国文学如何“世界”:以卡萨诺瓦和夏志清为中心[J].文学与文化,2022,第3期
  • 王兆鹏.宋词的现场勘查与文本解读[J].文学与文化,2022,第3期
  • 裴开瑞1,严毓倩2,戴悦3(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电影研究系;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中国电影研究在英文学术界的今与昔——裴开瑞教授、严毓倩博士访谈[J].文学与文化,2022,第3期
  • 大卫·达姆罗什1,蒋海涛2(哈佛大学比较文学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民族市场中的世界文学[J].文学与文化,2022,第3期
首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共有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