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红蓉1,2,吴以岭3,4(河北以岭医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络病学重点学科;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心脑血管络病);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络病重点实验室;络病研究与创新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络病研究的传承与创新[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第12期
-
吴艳1,李文婷2,沈波3,王子昊1,吴勉华2(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老年病科).基于癌毒理论探讨癌性疼痛病因病机[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第12期
-
王凤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基于知识元的中医古籍文献研究述评[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第12期
-
艾珊珊1,崔涛2,周乐3,申振4,李伟3,韩聪3(济宁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济南市章丘区中医医院肾病科;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基于“肠-肾轴”理论探讨益肾化湿颗粒改善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第12期
-
谢佳雨1,戴隆超1,王娜1,刘成2,王令充1(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土鳖虫醇提蛋白的分离纯化及其体外抗肝癌与抑制肝纤维化活性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第12期
-
冯韬,吕烨华,王盛,黄维,糜大国(南通大学附属南通市中医院).黄芪注射液对大鼠急性脊髓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第12期
-
陈明,闫晓明,潘洋(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国医大师张琪辨治肝肾综合征经验[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第12期
-
杨帆,曹晶(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金实教授以益肾通络法论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继发骨质疏松症[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第12期
-
刘欢欢1,张婷1,王敏1,于银萍1,苏联麟1,季德2,陆兔林2,李林1(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国家教育部中药炮制规范化及标准化工程研究中心).基于体外补血活性测定的当归品质评价新方法探索[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第12期
-
王晓骁,窦莉,邹冲,吴拥军,王威,赵晶晶,于茜,沈照峰,倪平敏,章雯,陆亚文,奚肇庆,方祝元(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医药影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密接者转阳率的研究:一项大样本队列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第12期
-
吉春亮1,苏艳2,张金戈2,盛先杰2,张健榕2,单晨啸2(句容市第四人民医院药剂科;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基于UPLC-Q-TOF-MS/MS技术分析前胡化学物质组及体内成分[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第12期
-
陈仁寿(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献研究所).有毒中药临床合理使用的几个关键问题刍议[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第12期
-
施圣杰,沈劼(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献研究所).基于《辅行诀》组方理论探析真武汤制方思想[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第12期
-
孙继超,张碧霞,李伟伟(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滋肾泻青汤对ADHD模型大鼠前额叶多巴胺受体脱敏-复敏信号通路的影响[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第12期
-
王鹏1,2,沈劼1,施圣杰1,王元彪1(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献研究所;江西省皮肤病专科医院).中医外治法历史源流与现代研究进展[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第11期
-
董毅智1,张悦1,李皓月2,郝鸣昭3,黎晓蕾1,赵静1(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中国中医科学院国际合作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从鼻腔黏膜免疫探讨中药外用在流感预防中的应用与前景[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第11期
-
赖蓉蓉,翟苑好,林媛媛,曾瑶,伍艳,徐月红(中山大学药学院).基于皮肤TRP通道探讨三伏贴穴位经皮给药渗透机制的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第11期
-
何金英1,张永萍1,2,3(贵州中医药大学药学院;贵州省民族药经皮给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苗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经皮给药系统促渗新技术新方法的研究进展[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第11期
-
苗明三,刘浩哲,彭孟凡,田硕(河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外用的现状、存在问题及未来发展思考[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第11期
-
乔宏志1,陈熹2,陈军3,狄留庆1(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江苏省中药高效给药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江苏省中医外用药开发与应用工程研究中心).基于结构中药学思维的中药研究方法探讨——以外用中药为例[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第11期
-
谈勇,王如芯(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药外用在妇产科疾病中的应用[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第11期
-
薛雅琪,王著显,梁佩仪,陈鸿楷,翟丹,刘莉,江翠平,申春燕,刘强(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中药经皮给药制剂的分子药剂学研究进展[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第11期
-
王春晖1,2,楚爱景3,朱振宇1,裴晓华2(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厦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学院).雄黄外用对三阴性乳腺癌上皮间质转化的调控作用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第11期
-
吴承艳1,施庆武1,吴承玉2(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献研究所;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中医外治法防治疫病特色探析[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第11期
-
武凤震1,2,刘菁1,2,3,朱敏敏4,王振国1,2(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与文化研究院;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经典理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基于古籍文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的《圣济总录·口齿门》揩齿方用药规律及其核心方抗炎机制探析[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第11期
-
丁杨1,2,3,4,钱珊珊5,郭健1,2,3,4,桂双英1,2,3,4(安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药物制剂研究所;现代药物制剂安徽省教育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药物制剂技术与应用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基于双位点同步微透析技术的青藤碱微乳凝胶皮肤及血液药代动力学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第11期
-
王舒慧,杨明,朱卫丰,陈丽华,李哲,吴文婷,管咏梅(江西中医药大学/现代中药制剂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天麻素全载药可溶性微针的制备及体外经皮渗透性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第11期
-
崔利利1,2,李婧瑜1,3,徐鹤1,杨子贤1,马云淑1,4,5(云南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省傣彝学重点实验室;云南省南药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克班宁贴剂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与药效学评价[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第1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