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海林1,2,王重1,2,林广奇1,2,徐源1,2,马雪莹1,2,关琴1,2(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八〇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山东省地矿工程勘察院);山东省地下水环境保护与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济南趵突泉泉域岩溶水硝酸盐污染特征及其来源识别[J].中国岩溶,2022,第6期
-
李成芳1,王忠诚2,李振炜3,4,徐宪立3,4(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亚热带农业生态过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环江喀斯特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西南喀斯特区土壤侵蚀研究进展[J].中国岩溶,2022,第6期
-
薛明明1,陈学军1,宋宇1,高晓彤1,李辉1,甘小卉1,张铭致1,潘宗源1,2,唐灵明1,3(桂林理工大学/广西岩土力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塌陷防治重点实验室;广西师范大学).基于FLAC3D 不同降雨速率下土洞致塌规律研究[J].中国岩溶,2022,第6期
-
曾韬1,季少聪2,夏文谦1,张庆玉2,巴俊杰2,董红琪2,聂国权2(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分公司;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川北元坝地区茅口组顶面古地貌恢复与岩溶发育特征[J].中国岩溶,2022,第6期
-
李青松1,2,苏维词1,3,吕思思3(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屏山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基于“源-汇”理念的黔中“两湖一库”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J].中国岩溶,2022,第6期
-
张薰元1,周运超1,黄梅1,白云星1,张春来2,3,4(贵州大学贵州省森林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贵州省高原山地林木培育重点实验室/林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两种地质背景条件下群落物种组成及多样性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研究-以桂林毛村为例[J].中国岩溶,2022,第6期
-
刘元晴1,2,3,4,周乐3,王新峰3,吕琳3,路小慧1,2,于开宁4,张伟峰5(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大队);山东省地热清洁能源勘查开发工程研究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河北地质大学河北省高校生态环境地质应用技术研发中心;山东省第一地质矿产勘查院).北方岩溶区断裂带水文地质性质及结构模型[J].中国岩溶,2022,第6期
-
胡修权1,2,鲁洪江1,2,易驰1,李江寒1,陈克勇1,2,鲁杰3,肖陈静4(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川中高石梯—磨溪地区震旦系灯影组储层构型研究[J].中国岩溶,2022,第6期
-
王有智,杨宁,于林弘,吕凌峰(山东省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烟台中桥岩溶塌陷发育特征及防治对策[J].中国岩溶,2022,第6期
-
张宗胜(广东省佛山地质局).佛山黄岐海北片区岩溶地面塌陷地质灾害成因与趋势分析[J].中国岩溶,2022,第6期
-
卢放,罗旋,胡文广,于蕾(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太行山北段岩溶裂隙水的富水性及其电性特征-以保定西部山区为例[J].中国岩溶,2022,第6期
-
付开隆,周羽,韦正雄(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贵南高铁朝阳隧道出口平导6.10 突水突泥事件分析[J].中国岩溶,2022,第6期
-
肖陈静1,2,胡修权1,2,施泽进1,2,谭谦1,2,李江寒1,2,易驰1,2,李世临3,徐发波3(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重庆气矿).利用滩地比技术描述碳酸盐岩沉积相-以川东地区茅二a 亚段为例[J].中国岩溶,2022,第6期
-
艾冰,黄炜,李阳兵(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基于最小邻近成本的喀斯特山地城市公园可达性分析-以贵阳市为例[J].中国岩溶,2022,第6期
-
左太安1,张凤太2,于世杰1,黎娇1,樊昊1,叶丹1(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旅游与服务管理学院;重庆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中国岩溶地区石漠化贫困问题研究进展[J].中国岩溶,2022,第6期
-
吴远斌1,2,刘之葵1,殷仁朝2,杨建兴3,罗伟权2,雷明堂2,戴建玲2,潘宗源1,2(桂林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调查局岩溶塌陷防治重点实验室;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零七地质队).湖南怀化盆地岩溶发育特征与分布规律[J].中国岩溶,2022,第5期
-
陈贻祥1,2,黄奇波1,2,覃小群1,2,韩凯1,2,肖琼1,2,苗迎1,2,杜成亮3,贺德煌1(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自然电场法与高密度电法联作在西江中下游岩溶区找水中的应用[J].中国岩溶,2022,第5期
-
张宇1,赵伦1,李长海2,张祥忠1(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古岩溶油气储层研究进展[J].中国岩溶,2022,第5期
-
邓宇林1,郭绪磊2,罗明明2,陈祥勇1,况野1,周宏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调查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基于扫描电镜和CT成像技术的碳酸盐岩溶蚀作用微观结构和变化规律研究[J].中国岩溶,2022,第5期
-
蓝家程,王俊贤,王莎莎,祁雪,龙启霞(贵州师范大学喀斯特研究院/国家喀斯特石漠化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喀斯特石漠化治理措施对土壤颗粒有机碳与团聚体有机碳的影响[J].中国岩溶,2022,第5期
-
董红琪1,2,3,张庆玉1,2,梁嘉鹏1,2,淡永1,2,梁彬1,2,聂国权1,2,季少聪1,2(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广西岩溶资源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地质大学).广西环江凹陷深部岩溶缝洞充填物碳氧同位素特征及古环境意义[J].中国岩溶,2022,第5期
-
冯志刚1,2,韦国建3,张汉猛3,许国1,2(南宁市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南宁市浅表地质大数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西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南某水电站断裂构造和层间溶蚀带组合岩溶渗漏研究[J].中国岩溶,2022,第5期
-
张华1,康晓波1,王波1,柴金龙2,周翠琼1,蔡双乐3,侯旭涛3,黄晨晖4,潘晓东4(自然资源部高原山地地质灾害预报预警与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实验室/云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云南省地质调查局;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滇东南高原斜坡区某拟建铁路岩溶水文地质问题及对策建议[J].中国岩溶,2022,第5期
-
杨妍妨1,居和建2,甘伏平1,程洋1,王永1(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广西岩溶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南宁理工学院).断层-充水溶洞上不同装置三维高密度电阻率法正演模拟响应特征分析[J].中国岩溶,2022,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