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斌1,2,方艺萍3(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河口生态安全与环境健康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厦门大学幼儿园).“双碳”战略背景下环境类新工科“双创”人才培养与实践探究[J].高教学刊,2021,第A1期
-
魏亮亮,冯玉杰,张照韩,张军,丁晶,赵英,李俐频,白舜文(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学院).“工工”结合下环境工程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与课程支撑[J].高教学刊,2021,第A1期
-
谢林花,安丹,赵串串,王家宏(陕西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融合思政教育打造环境监测实验课程“金课”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学刊,2021,第A1期
-
刘丽娜,漆新华,孙妍,鲁金凤,于宏兵,孙红文(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新工科与“双碳”背景下生物质能源转化与利用技术课程教学改革[J].高教学刊,2021,第A1期
-
卢会霞1,2,唐雪娇1,2,鲁金凤1,2(天津市跨介质复合污染环境治理技术重点实验室;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新工科背景下环境工程专业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高教学刊,2021,第A1期
-
景佳娜,孙妍,徐准,周明华(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与素质培养途径 ——以环境工程专业为例[J].高教学刊,2021,第A1期
-
鲁金凤1,2,孙红文1,展思辉1,王鑫1(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市跨介质复合污染环境治理技术重点实验室).新工科背景下环境工程“六层次一体化”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体系探索[J].高教学刊,2021,第A1期
-
赵晨,王崇臣,王鹏,付会芬(北京建筑大学环境与能源工程学院).给排水仪器分析实验专用周课程创新教学体系探索[J].高教学刊,2021,第A1期
-
黄建军,马文超,纪娜,杜桂月,张时佳,哈莹,吕学斌,孙井梅(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新工科背景下一流本科建设课程实践教学改革 ——以固体废物处理课程为例[J].高教学刊,2021,第A1期
-
解玉红,王博,秦松岩(天津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安全工程学院).将中华文化引入环境工程专业课堂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思政教学模式探讨[J].高教学刊,2021,第A1期
-
刘春光,汪磊,鲁金凤(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基于新工科的通识课学生参与度定量分析 ——以环境与健康课程为例[J].高教学刊,2021,第A1期
-
郑雪晶,龙正伟,孙贺江(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新工科背景下智慧建筑能源与环境课程项目式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J].高教学刊,2021,第A1期
-
刘月敏1,2,肖淑敏1,2,赵连梅1,2(天津城建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天津市水质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多元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综合素质 ——对环境生物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高教学刊,2021,第A1期
-
王婷,史国良,毕晓辉,田瑛泽,孙妍,徐准(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新工科背景下大气污染控制领域创新与实践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高教学刊,2021,第A1期
-
葛艳辉,秦松岩,杨进军,陈丽然,宫立鹏,莫振振,刘桐芬,张连营(天津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安全工程学院).新工科背景下生物化学课程思政建设与育人实践[J].高教学刊,2021,第A1期
-
徐万海1,李楠2,周丽丹1(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适应新工科背景的大学数学教学模式研究 ——以船舶与海洋工程和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J].高教学刊,2021,第A1期
-
赵俊英,赵立新,王晓丽,秦松岩(天津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安全工程学院).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的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教学刊,2021,第A1期
-
王海涛,鲁金凤(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新工科背景下艺术教育在工科人才培养中的现状及对策[J].高教学刊,2021,第A1期
-
黄亮,邱斌,程翔(北京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新工科背景下环境工程专业科技创新实践课程建设探索[J].高教学刊,2021,第A1期
-
刘水泽,封莉,张立秋(北京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新时代工科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探索 ——以工程项目策划与管理概论课程为例[J].高教学刊,2021,第A1期
-
王捷1,2,吴云1,2,赵学辉1,2,张阳1,2,张超1,2(天津工业大学环境与工程学院;天津市水质安全与保障技术工程中心).新工科背景下环境工程专业中膜技术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J].高教学刊,2021,第A1期
-
张贺1,郭锐2,吴建会1,翟利芳1,姚青倩1,展思辉1(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齐鲁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面向新工科的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教学探索与实践[J].高教学刊,2021,第A1期
-
郭晓燕1,周启星1,张紫驰2,王鑫1,范守港1,胡万里1,展思辉1,翟利芳1,陈翠红1(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城建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提升环境工程学课程内涵及教学成效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学刊,2021,第A1期
-
卢会霞1,2,卢学强1,2,鲁金凤1,2(天津市跨介质复合污染环境治理技术重点实验室;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新工科背景下环境生态工程新专业建设的思考[J].高教学刊,2021,第A1期
-
杨金美1,耿启金1,刘莹1,陈刚1,李智华2(潍坊学院化学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潍坊水利水质检测有限公司).环境专业多层次融合思政体系的建立[J].高教学刊,2021,第A1期
-
程荣1,陈惠鑫1,石磊1,郑祥1,2(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膜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我国环境科学概论教材建设现状调查与比较分析[J].高教学刊,2021,第A1期
-
王美艳,任芝军,张长平(河北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工科课程CEKAD 五步渐进式教学创新实践 ——以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为例[J].高教学刊,2021,第A1期
-
敖秀玮,程世昆,张玲玲,段小丽,李子富,马鸿志(北京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新工科背景下环境专业来华留学研究生规范化培养模式探索[J].高教学刊,2021,第A1期
-
李楠,邱顺添,吕学斌,刘洪波(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行业驱动的智慧水务新工科建设探索与实践[J].高教学刊,2021,第A1期
-
王鑫,陈妹(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面向环境类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以南开大学特色班为例[J].高教学刊,2021,第A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