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唐永康,沈韫赜,艾为党,吴志强,毛瑞鑫,吴浩,胡伟,冯红旗(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不同粒径组合对植物栽培基质容重及孔性和水吸力的影响[J].空间科学学报,2022,第6期
  • 高添1,吴云华2,张枭1,岳程斐1(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空间科学与应用技术研究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学院).基于双层博弈的多臂在轨服务航天器路径规划[J].空间科学学报,2022,第6期
  • 张轩谊(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天基空间环境探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临近空间太阳紫外辐射环境模拟与地区差异[J].空间科学学报,2022,第6期
  • 高贺1,张倩然1,刘连光2,王鹏1,姜楠1,周立超1(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2021 年10 月11 日地磁暴对两座变电站GIC 的影响[J].空间科学学报,2022,第6期
  • 张鑫宇1,2,杨甲森1,张雪丰1,2,徐聪1,2,陈志敏1,智佳1,陈托1(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极化复用方式下高性能数传基带奇偶合路实时处理方法[J].空间科学学报,2022,第6期
  • 刘昂1,2,王宁波1,李子申1,张研1,2,李昂1,2(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电子电气与通信工程学院).基于极大验后推估理论的全球电离层地图预报[J].空间科学学报,2022,第6期
  • 刘晓红1,2,3,4,王咏梅1,3,4,王天放1,2,3,4(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天基空间环境探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空间环境态势感知技术重点实验室).基于包应用标准的紫外极光成像仪通信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空间科学学报,2022,第6期
  • 王诗涵1,2,李磊1,2,陈涛1,宋佳军3,提烁1,李文1,罗静1,苏建峰1,蔡春林1,李仁康4,吴晗5(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云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南方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西藏阿里地区的晴天大气电场特征[J].空间科学学报,2022,第6期
  • 杜雯,黄河,周军(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地磁测量卫星的矢量磁场在轨标定算法仿真[J].空间科学学报,2022,第6期
  • 刘劲宏1,2,吴晨韵1,徐劲2,杜建丽2,雷祥旭3(重庆交通大学智慧城市学院;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基于期望最大算法的空间事件及异常值探测[J].空间科学学报,2022,第6期
  • 冯桃君,于钱,张凯(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基于最大似然估计的远紫外遥感反演电离层电子密度算法[J].空间科学学报,2022,第6期
  • 李文涛1,2,3,张赛1,2,4,贺佳贝1,4,邓舟坤1,4,杨奇武1,4,商雄军1,4,周庆华1,3,4(长沙理工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腾讯云计算(长沙)有限责任公司;湖南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左旋寻常的极光千米波与辐射带高能电子相互作用的参数化研究[J].空间科学学报,2022,第6期
  • 董晓龙1,2,刘洋1,何杰颖1,张锋1,许健1,赵宇鴳3,4,王宇5,朱皓天1,王咏梅1,2,王文煜1,蔡志明6(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月球与行星科学研究中心;成都理工大学行星科学国际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金星火山与气候探测任务[J].空间科学学报,2022,第6期
  • 代连东,丁宗华,杨嵩,苗建苏,许正文,吴健(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昆明电磁波环境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曲靖地区电离层多参数变化特征[J].空间科学学报,2022,第6期
  • 赵明现(中国气象局空间天气重点开放实验室/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许健民气象卫星创新中心).IMF 北向时太阳风粒子向磁层输运的试验粒子模拟研究[J].空间科学学报,2022,第6期
  • 何丽芳1,2,郑会龙2,王希坤1,杨肖芳2,张晓武2(江苏大学流体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中国空间站燃烧科学实验系统PIV 单元地面试验[J].空间科学学报,2022,第6期
  • 尚社平,史建魁,程征伟,王国军,王铮,王霄(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海南空间天气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夏季强对流活动对东亚低纬电离层不规则体影响的事件分析[J].空间科学学报,2022,第6期
  • 雷蕾1,2,钟秋珍1,2,王晶晶1,师立勤1,2,苗娟1(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太阳E10.7 指数的反演及预报方法[J].空间科学学报,2022,第6期
  • 葛菲,张乔,张雅娟(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基于数据表的载荷管理软件在轨工作自主控制设计[J].空间科学学报,2022,第6期
  • YANG Zhe1,2,3,4,SHEN Guohong1,3,4,JING Tao1,3,4(National Space Science Center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Beijing Key Laboratory of Space Environment Exploration;Key Labora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n Space Environment Situational Awarenes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Development of High-energy Particle Detectors for Space Exploration[J].空间科学学报,2022,第6期
  • 吴季.主编的话[J].空间科学学报,2022,第6期
  • 雷祥旭1,2,夏胜夫3,杨洋4,王啸臻4,张郑元3,李振伟5,桑吉章3(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武汉大学测绘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63768部队;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长春人造卫星观测站).LEO空间碎片甚短弧角度数据初轨确定方法对比[J].空间科学学报,2022,第5期
  • 茹鹏磊1,2,刘梦伟1,宫俊杰1,王文1,朱皓天3,朱迪3,董晓龙3(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用于深空探测的400 MHz带宽Chirp变换谱分析仪的设计与实现[J].空间科学学报,2022,第5期
  • 王芷涵,阮耀,张青叶,张红雨(华中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微重力对拟南芥长势影响的代谢网络流平衡分析[J].空间科学学报,2022,第5期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6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