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刘慧1,张伟康1,李蒋戈野1,王青青2,承睿2,张少斌2(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沈阳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不同生物质炭对棕壤中磷素吸附解吸的影响①[J].土壤,2023,第6期
  • 张琪1,2,杨娜1,2,冉继伟3(上海市园林科学规划研究院;上海城市困难立地绿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园林土壤质量标准的对标分析与体系构建①[J].土壤,2023,第6期
  • 段碧辉,孙奥,王芳,赵敏,杨军,项剑桥(湖北省地质科学研究院).荆门市耕地不同利用方式土壤质量综合评价①[J].土壤,2023,第6期
  • 陈哲1,2,靳鹏辉1,2,胡天龙1,2,王慧1,2,周蓉1,2,张静如1,2,刘琦3,张燕辉4,蔺兴武1,2,谢祖彬1(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长期连续施用生物质炭对土壤肥力、小麦产量和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①[J].土壤,2023,第6期
  • 袁浩亮1,2,张江林2,3,鲁艳红2,3,廖育林2,3,高雅洁2,3,孙玉桃2,3,曹卫东4,聂军2,3(湖南大学生物学院隆平分院;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湖南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紫云英和秸秆替代部分化肥对双季稻产量、养分含量及土壤综合肥力的影响①[J].土壤,2023,第6期
  • 王英1,刘景辉1,武俊英2,米俊珍1,孙梦媛1,张兰英1,冯学颖1(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内蒙古杂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内蒙古农业大学杂粮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及其创新团队;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控释氮肥减量对糜子产量、氮素利用及土壤氮含量的影响①[J].土壤,2023,第6期
  • 曾星,张华(辽宁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基于GIS 的碧流河上游农田土壤性状空间分布特征①[J].土壤,2023,第6期
  • 陈天祥1,2,杨顺瑛1,苏彦华1,2(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水稻OsAMT1;1 过表达提升氮肥减施情境下的氮素利用效率①[J].土壤,2023,第6期
  • 卢居勐1,2,陈晏1,沈一3,何港辉1,4,李世文1,4,孙波1(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光照驱动花生间作系统根际细菌群落结构演变和产量提升机制的研究①[J].土壤,2023,第6期
  • 图纳热1,红梅1,2,3,叶贺1,张耀宗1,贺世龙1,张雅玲1,赵宇1,呼吉亚4(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原与资源环境学院;内蒙古自治区土壤质量与养分资源重点实验室;农业生态安全发展与绿色发展自治区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巴林右旗农牧技术推广中心).降水变化和氮沉降对荒漠草原土壤丛枝菌根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①[J].土壤,2023,第6期
  • 隽英华,何志刚,刘慧屿,刘艳,陈玥(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植物营养与环境资源研究所).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农田棕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及酶活性的调控效应①[J].土壤,2023,第6期
  • 文春玉,徐明,聂坤,杨雪,唐雪娅,魏珊,张健(贵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亚热带山地马尾松-甜槠针阔混交林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与合理取样①[J].土壤,2023,第6期
  • 刘凌佳1,2,3,陶静1,2,3,夏立忠1,2,吴永红1,2(湖北秭归三峡库区生态系统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华东交通大学).植物篱防蚀措施对三峡库区坡耕地微地形的影响①[J].土壤,2023,第6期
  • 王晓杰1,张京2,3,高俊峰2,洪昕4,黄佳聪2,李骏1(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常州分局;中国科学院流域地理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常州市河道湖泊管理处).太湖上游圩区氮磷管理的减污效益分析①[J].土壤,2023,第6期
  • 王强盛,刘欣,许国春,余坤龙,张慧(南京农业大学现代农作制度与生态循环农业实验室).稻鸭共作对不同栽培环境稻季CH4 和N2O 排放的影响①[J].土壤,2023,第6期
  • 苏欣悦1,2,王晋峰1,2,程晓梅1,2,孙楠3,蒯雁4,范志勇4,徐明岗1,2,3(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山西农业大学生态环境产业技术研究院/土壤环境与养分资源山西省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方干旱半干旱耕地高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与评价重点实验室;云南省烟草公司大理州公司).云南省典型县域烟田土壤肥力演变及综合评价①[J].土壤,2023,第6期
  • 郭童鑫1,2,3,姚晓华1,2,3,吴昆仑1,2,3,姚有华1,2,3(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青海省农林科学院;青海省青稞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国家麦类改良中心青海青稞分中心).不同施肥水平对青稞豌豆混作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①[J].土壤,2023,第6期
  • 周芳芳1,李晓婷1,汤利2(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合成菌群促生抗逆功能的研究进展①[J].土壤,2023,第6期
  • 苗桓1,2,许加明1,2,虞悦2,卜元卿2,王艮梅1,周蓉2(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三种森林土壤中莠去津对蚯蚓的毒性效应①[J].土壤,2023,第6期
  • 夏越1,2,沈仁芳1,2,马建锋3,车景1,2(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冈山大学资源植物科学研究所).苗期水稻和小麦对缺锰胁迫的响应差异及机理①[J].土壤,2023,第6期
  • 马俊超,高彦征,秦超(南京农业大学土壤有机污染控制与修复研究所).土壤多环芳烃生物可给性测定的体外胃肠模拟法研究进展①[J].土壤,2023,第6期
  • 秦文虎,董凯月,邓志超(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基于1D-CNN 的土壤全氮近红外光谱预测模型①[J].土壤,2023,第6期
  • 王启豪1,2,刘国明2,涂晨2,李远3,王译1,2,李忠元4,骆润来4,陈星4,潘响亮1,骆永明2(浙江工业大学环境学院环境生态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岸带环境过程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中国建筑生态环境工程研究中心(土壤修复技术与装备),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MgAl-LDHs 磁性颗粒对镉污染农田土壤的减量修复研究①[J].土壤,2023,第6期
  • 欧锦琼1,卢瑛2,胡丹心1,周志军1,秦海龙2,熊凡1,阳洋2(广东省广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站;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广西岩溶地区水稻土发生特性及其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①[J].土壤,2023,第6期
  • 陈小凤1,2,赵心玥1,何晓茜1,2,兰婷1,2(四川农业大学资源学院;耕地资源调查监测与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外加生物质炭对不同利用方式紫色土反硝化过程的影响①[J].土壤,2023,第6期
  • 赵婷1,2,黄顺寅1,2,蔡怡敏1,2,张瑜涛1,2,章海波1,2(浙江农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浙江省土壤污染生物修复重点实验室).微塑料对抗生素污染土壤中氮素转化功能基因与抗生素抗性基因丰度的影响①[J].土壤,2023,第6期
  • 徐海蓉1,2,洪志能2,徐仁扣2,俞元春1(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铁铝氧化物-层状硅酸盐矿物互作对Cr(Ⅵ) 和As(Ⅴ) 吸附的影响①[J].土壤,2023,第6期
  • 薛壮壮1,2,冯童禹1,2,王超1,2,沈仁芳1,2(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磷肥对酸性红壤上玉米不同部位丛枝菌根真菌群落的影响①[J].土壤,2023,第5期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6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