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凌1,2,王旭1,2,王新3,危自根4,张建勇5(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与行星物理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接收函数界面和波速成像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2022,第6期
-
汪利民1,夏江海2,罗银河1,卞爱飞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内部多尺度成像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浙江省地学大数据与地球深部资源重点实验室).浅地表面波成像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2022,第6期
-
戴启立1,闪昊1,孟昆1,包雪阳1,2,3(南方科技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系;南方海洋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广东省地球物理高精度成像技术重点实验室(南方科技大学)).地震学衰减层析成像进展[J].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2022,第6期
-
黄周传(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地震体波速度与各向异性层析成像研究进展[J].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2022,第6期
-
(《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编辑部).《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变更文种公告[J].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2022,第6期
-
黄狮勇(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空间物理系;湖北珞珈实验室).地球磁鞘:结构、波动与湍流[J].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2022,第5期
-
滕尚纯1,2,陶鑫2(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地球磁层中合声波的扫频机制研究[J].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2022,第5期
-
韩德胜,邱荟璇,石润(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喉区极光模型再考[J].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2022,第5期
-
江朝伟(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空间科学与应用技术研究院).太阳爆发活动三维复杂磁结构研究[J].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2022,第5期
-
陈俊杰1,张彬铮1,奥利弗·布兰布尔斯2(香港大学地球科学系;达特茅斯学院塞耶工程学院).电离层氧离子外流对磁层的影响[J].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2022,第5期
-
满恒妍1,2,周猛2,3,钟志宏2,3,邓晓华2(南昌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南昌大学空间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南昌大学物理与材料学院).磁场重联中电子尺度的物理过程[J].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2022,第5期
-
苟晓晨1,2,3,于锡峥2,李磊1,2,3,吴小成2(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中科莘县联合研发中心).全球电离层GNSS 星座监测与仿真[J].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2022,第5期
-
庄雁,乐超(北京大学空间物理与应用技术研究所).地球环电流动力学过程研究[J].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2022,第5期
-
李京寰,杨帆,周煦之(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空间等离子体中的动理学平衡态结构模型[J].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2022,第5期
-
苏振鹏1,2,刘倪纲3,何兆国3,吴志勇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比较行星学卓越创新中心;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行星环境与宜居性研究实验室).地球等离子体层嘶声的内部源区[J].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2022,第4期
-
任杰1,2,宗秋刚1(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地球磁层中超低频波与低能粒子的相互作用[J].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2022,第4期
-
马孟暄1,2,沈芳1,2,刘佑生1,2(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日冕物质抛射传播过程模拟研究[J].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2022,第4期
-
李莉,周煦之,宗秋刚(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超低频波与带电粒子的非线性相互作用[J].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2022,第4期
-
郭志忠1,2,符慧山1,2,刘杨洋1,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空间与环境学院;工业与信息化部空间环境监测与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火星空间环境中电子通量的统计研究[J].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2022,第4期
-
王慧(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空间物理系).暴时场向电流及磁层—电离层耦合过程[J].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2022,第4期
-
吴红红1,涂传诒1,王新2,何建森1,杨利平3(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空间与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太阳风湍流中局地背景磁场下的结构函数指数特征[J].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2022,第4期
-
赵玖桐1,孙为杰2,宗秋刚1,3(北京大学空间物理与应用技术研究所;美国密歇根大学气候与空间科学与工程系;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水星磁层亚暴和磁暴[J].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2022,第4期
-
杨子浩1,田晖1,2,李文显2,张佳乐1,白先勇2,高宇航1,陈亚杰1(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日冕磁场测量[J].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2022,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