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秋芳(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构建大学外语教材编写理论体系[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23,第6期
-
徐锦芬(华中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外语教材建设:教师专业发展新途径[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23,第6期
-
蔡淑美1,施春宏2,3(厦门大学中文系;北京语言大学语言科学院;澳门大学人文学院).中动句的形义关系、构造机制和层级系统——基于跨语言比较的视角[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23,第6期
-
许宏,张嘉辉(上海外国语大学俄罗斯东欧中亚学院).认知神经科学在俄语语言学研究中的应用和展望[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23,第6期
-
庞双子1,王克非2(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与研究中心).基于历时语料库的文学翻译文本和原创文本语体特征演变研究[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23,第6期
-
吴诗玉,李赞(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幽默故事阅读中外语词汇学习的马太效应:富者越富?[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23,第6期
-
孙吉娟1,傅敬民2(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外国语学院;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译介学生成与发展逻辑[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23,第6期
-
韦晓保1,陈巽2(华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图书馆).基于熵权TOPSIS法的机器翻译译文测度[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23,第6期
-
唐仪1,陈章2(澳门大学人文学院英文系;澳门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大学校名的英语命名与翻译问题及其理论依据[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23,第6期
-
刘正光1,施卓廷1,2,张紫烟1(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农业大学人文与外语学院).识解、时间维度与“了”的时体情三位一体[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23,第6期
-
骜龙,刘云虹(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斯坦纳“译者”模型的建构路径及其理论意义[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23,第6期
-
束定芳(上海外国语大学).教育生态理论视角下的中国外语教材理论体系构建[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23,第6期
-
雷璇1,张威2(中国政法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中国国家形象在科技政策翻译中的再建构[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23,第5期
-
枣彬吉,许钧(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家的初心与追求——许钧教授访谈录[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23,第5期
-
王湘玲1,陈广姣1,周祥艳1,2(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机器翻译译后编辑认知研究路线图(2011—2021)[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23,第5期
-
张必胜(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语言、符号与科学:明清科学翻译中数学术语的用字问题[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23,第5期
-
赵军峰,龙新元(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从赛、沙《水浒传》英译透视翻译文学中法律形象的生成[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23,第5期
-
赵彧(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学院/中东欧合作汉语言文化研究中心;上海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边缘范畴表达:以“半个NP”为例[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23,第5期
-
周晓梅(上海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自我与他者的距离——《青春之歌》中林道静形象的译介与认同[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23,第5期
-
沈家煊(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评施关淦“现代汉语的向心结构和离心结构”[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23,第5期
-
吴义诚(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名词和动词[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23,第5期
-
贾光茂(南京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吃(了)他三个苹果”的认知语法新解[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23,第5期
-
J.希利斯·米勒,陈广兴.小说中的共同体[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23,第5期
-
肖维青,马乐东.中国文化英语综合教程(上)[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23,第5期
-
陈晞.菲利普·拉金研究[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23,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