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军,王浩南(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寿险业助推乡村人才振兴的经济效应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高立1,杨靖芸1,宋宇2(中国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河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旅游扶贫效率与经济增长 ——以中国四川省为例[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田雪青1,张晨明1,2(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管理干部学院).协“同”共存:乡村振兴中的城乡生活共同体培育[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张勇,周丽(安徽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农村宅基地制度演变及其理论阐释[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张大维,赵益晨(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政治科学高等研究院).迈向系统型自治:优势叠加与村民自治创新 ——中国村民自治发源地的经验拓展[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郑祥生,徐若梅(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村人口老龄化与农业能源效率 ——基于直接与间接效应视角[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董瑞昶,汪力斌(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从产业扶贫到产业振兴:政策转向与实践困境 ——基于D村脱贫产业的考察[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张孝德(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中国乡村振兴对世界乡村发展的价值与启示[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刘艳,马康伟(安徽大学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中心).社会网络对农户宅基地流转意愿和行为的影响 ——基于内在认知的中介效应[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宋允1,苏志豪2(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惠州学院政法学院).经济精英返乡创业的社会网络研究 ——以河南省L县为例[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二十年·二十篇”优秀论文评选结果揭晓![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6期
-
施远涛(杭州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共同富裕视角下数字乡村建设的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 ——以浙江省实践为例[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朱强1,马海波2,敖兴宇1,严菲菲1(湖州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南京财经大学粮食和物资学院).高校食堂食物浪费碳足迹估算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郝晓燕,亢霞,袁舟航(中国粮食研究培训中心).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内涵逻辑与政策建议[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李卓(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脱贫地区防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实践探索与制度建构 ——基于两个县域的比较分析[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钱龙,熊可馨(南京财经大学粮食和物资学院).居民家庭食物浪费研究:综述及展望[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沈费伟1,孙仕祺2(杭州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浙江警官职业技术学院).数字乡村建设视域下村民自治组织的实践逻辑与优化策略[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黄增付(宁波大学法学院城乡治理现代化研究中心).农业转型中的技术“筛滤”效应:机制、基础与应对[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姜长云1,李俊茹2,王一杰2(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怎样看待当前的粮食安全风险[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李博1,2,刘佳璇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北乡村振兴研究中心).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脱贫攻坚成果拓展的逻辑探析[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廖芬(山东财经大学保险学院).基于拓展的MOA 模型的食物浪费行为影响因素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许汉泽,邵瑞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从运动式治理到常规化治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逻辑转换[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丁存振,徐宣国(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国内外粮价波动溢出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廖允成.创刊二十周年主编寄语[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全国高等学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贺信[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5期
-
何婷婷,张丽琼(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新型城镇化对农业碳排放强度影响的空间效应和门槛特征[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周立,王晓飞(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城乡中国时代的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集体行动理论对话与袁家村案例分析[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